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7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060901
健康管理遇到智慧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健康管理》2017年第4期
     2014年国务院8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椐、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提倡推动信息技术的集成运用,推进智慧医院、居家看护与健康管理、集中养老与远程医疗。此后,“智慧健康”的提法逐渐兴起并成为大健康的热词,健康界相继涌现出智慧健康电视讲座、智慧健康刊物、智慧健康产业联盟、城市智慧健康发展规划等。智慧健康的内涵日益丰富,包涵了智慧医疗(院)、远程健康、智慧养老、数据应用、可穿戴设备、智慧产业等。智慧健康的大概念融合了当下最新潮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精准医疗,成为建没“健康中国”的重要手段,这似乎已是国人的共识。

    作为健康管理期刊的办刊人,身处于智慧健康的大潮中,已感受到近一年多,健康管理受到了冷遇,至少在政府文件和健康宣传中提得少了。究其原因,绝不是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方向出了问题。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其重要内容依然是推动 “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就是要改变目前以治病为主要目标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这是对健康管理最明确的肯定。但检讨前两年健康管理机构的工作,不得不承认,蓬勃发展的健康管理机构,多以雷同的营利性健康体检为主,在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方面,服务价值难以体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未形成健康管理的主流理论框架;未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技术水平、服务模式都相应落后;部分地区健康管理机构设置过多,水准参差不齐,已出现市场供应不足、信用度下降,面临重新洗牌。

    健康管理遇到智慧健康,是被取而代之还是遇到了改革创新的良机,答案肯定是后者。观望,将于事无补,只有坚毅地改变才是良方。我们要有持守、有引领、有警醒、有担当。当今,健康管理在中国已根深叶茂,已形成一支庞大的几乎遍布全国的健康工作队伍。毫无疑问,取向和目标相同的健康管理机构,必然是智慧健康落地的最好载体。

    首先,健康管理模式要根据智慧健康的发展做相应的改变,要建立起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智能化處理健康信息的获取、传输、交互和集成;要能够通过区域智慧健康网络平台,及时对个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服务,努力做到预识、预警、预防的科学防治;要重视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支持并协肋人群使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网络问诊等手段进行健康监测,实现自我健康管理;要学会运用各类医疗大数据,提升预防和疾病管理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智慧健康中有个最新概念一一精准健康。精准健康已被预测为健康管理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国内巳有成立精准建康管理分会。精准健康是在紧密依靠大数据的支撑下表达的,一场研究应用大数据的浪潮正在兴起,2016年6月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的医疗数据开始交互整合,健康机构也积极行动,智慧健康产业联盟在工信部指导下,已于2016年成立“亚健康大数据管理专业委员会”;今年四月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又成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评估和保障专业委员会”;另一方面精准健康源于精准医学。精确医学有人说它是分子水平的个性化医疗,内容涵盖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精准医学正在推动医疗行业从一体化模式向靶向治疗转变;随着巨量的基因数椐整合进临床工作,精准医学得以更深入地研究遗传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近期,通过基因数据、临床数据和有关生活习惯数据的结合分析,精准医学已创新出一些新的健康指导平台,如《糖尿病的数字行为治疗方案》、《私人营养方案》等,已为健康管理增添了有效的新技术手段。

    如上所述,智慧健康正在引领健康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期待精准医学、精准数据、精准健康发展融合,坚信一个健全的健康管理系统永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