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09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185605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张振刚 王海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胰激肽原酶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除对照组收缩压无明显改变(P>0.05)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后2组指标变化比较,除血压、FBG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治疗组对DN早期肾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提示胰激肽原酶能有效地改善肾脏的微循环,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能降低肾小球入球动脉压,具有促使肾小球基底膜早期损伤修复等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胰激肽原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9-0047-0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2006年3月到2008年6月我院及妇幼保健院的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诊断的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符合早期DN,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17人,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9.11±5.23)岁。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4人,女性16人,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60.12±8.45)岁。全部病例均除外急性肾炎及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按常规给予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给予降压治疗。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口服,每次240U,每天三次,连服三个月。观察指标为血压、FP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比较采用U检验。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微血管病变,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以上机制导致肾脏大血管病变即肾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典型的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早期肾病是糖尿病肾损害的第Ⅲ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200μg/min(正常<10μg/min),GFR仍高于正常或正常。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7)推荐筛查和诊断白蛋白尿采用测定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30~299μg/mg即为微量白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防治措施除控制高血糖、治疗高血压、饮食疗法和一些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外,我们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

    胰激肽原酶,又称血管舒缓素或胰激肽释放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在体内作用于激肽原,使之降解为激肽而发挥作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与临床。胰激肽原酶通过激活激肽系统,作用于动脉壁和毛细血管,使其扩张,改善微循环,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功能,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水解胶原,防止基底膜的增厚,同时激活纤溶系统活性,起到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凝血,预防肾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本研究说明,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是明显有效的,胰激肽原酶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肾小球基底膜早期损伤修复,降低肾小球入球动脉压,能有效地改善肾脏的微循环,有效降低肾脏尿蛋白的排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