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护理》》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754447
组织分工在抢救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医学与护理》 2008年第4期
     摘要目的:抢救患者的最佳分工方案,使各项抢救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步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由随机人员进行抢救,改进组由组织分工后的人员进行抢救。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常规组为20.0%,和改进组为53.0%, 结论:对抢救患者实施组织分工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组织分工;抢救

    我院中心ICU主要收治的病人病情瞬息万变,来势凶猛,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尤其是发生在夜班,仅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值班时,现在工作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是值夜班的主要力量,这些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心理素质差,而心博,呼吸骤停又事发突然,往往抢救过程比较混乱,延误抢救时间,而复苏的及时与否与复苏措施的切实性是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1],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2]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险的临床表现,心跳呼吸骤停称临床死亡,从临床死亡到大脑死亡之间有一段时间,如果临床死亡后未做任何抢救,则这段时间仅有5min左右。但是临床死亡后立即投入全面的抢救,也可能抢救成功,患者复活。即使不能复活,患者从临床死亡到大脑死亡这段时间将明显延长。这就对ICU的护理人员抢救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我科对抢救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心ICU2007年7月-2008年3月抢救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2-84(48±20.0)岁,抢救前患者预后程度评25-32(28±2.0)分,其中脑出血12例,颅脑损例,心脏病20例,脑梗死1例,COPD13例,颅内囊肿10例,深静脉血栓3例,失血性休克4例,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其他疾病的诊断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

    1.2复苏方法

    根据《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原则进行

    1.3组织分工方法

    配合医生分成4组。第一组负责上调呼吸机;第二组负责人工循环进行心脏按压;第三组中心静脉给药;第四组负责记录。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常规组成功28例,占56%,改进组抢救成功50例,占100%。

    3讨论

    3.1 快速实施各项操作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吹气,应用药物及体外电除颤等,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一项既紧张又繁重的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不组织分工,仅有一两个医护人员抢救病人不如集其他人时,体力将迅速不支,抢救工作将难以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呼吸应用药物及体外电除颤几项工作应同时进行,且互不影响,才能使抢救工作更有效,更得力。

    3.2 呼吸维持

    呼吸的复苏与心脏的复苏是同时进行的,故单人负责较好,在医院内患者在未用呼吸机的情况下,应首先用人工吹气法,使病人尽可能的减少缺氧,同时迅速通知麻醉科医师到床旁进行气管插管,也可用人工呼吸器代替人工吹气。气管插管是恢复呼吸的最确切,最可靠的方法,气管插管后不论是应用呼吸机,麻醉机还是人工呼吸器,其潮气量应稍大于正常(正常值为12ml/kg)呼吸频率也应稍快于平时(正常为12-15次/min)吸入氧浓度应先用100%而当心肺复苏后再缓缓降低氧浓度平时用呼吸机时其氧浓度为45%左右。
, 百拇医药
    3.3专人负责给药

    保证抢救药物及时进入体内,静脉内给药,为首选,最好是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给药,其次可于颈外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股静脉给药,在做胸外按压时,药物经心脏较近的静脉注射能迅速起作用[5]。

    3.4 准确及时记录病情,一人负责一目了然,减少医疗纠纷。

    3.5 抢救工作及时有效

    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呼吸应用药物及体外电除颤几项工作应同时进行,且互不影响才能使抢救工作更有效,更得力。

    4小结

    组织分工可缩短抢救措施落实的单位耗时,争取时间完成抢救操作,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以及增强护士在抢救过程中配合的协调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对提高低年资及新毕业护士业务水平,加快急救专科护理规范化培训的步伐等很有必要。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杜捷夫,第23例-心肺复苏后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0期.

    [2] 谭海峰,刘晓萍.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407-408.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4):379-381.

    [4]史玉泉 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2-215,397-398, 858-887.

    [5] 徐宏耀,吴信主编.心脏外科监护.第一

    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 http://www.100md.com(龙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