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73641
现代医疗环境的非人性化特征剖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0年第3期
     (4)小结

    护理机制的非人性化特征产生于医院作为隔离场所的本质。现代医疗技术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院属性,但是通过改变医疗服务理念,改善医院建筑空间品质,应该可以缓和医院的冷漠形象,营造温馨的治疗环境。

    三.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的角色差异

    (1)患病的社会心理模型

    社会医学家萨奇曼,通过对患者求医行为的研究,把患者从体验疾病症状到痊愈康复的求医过程分成了五个分阶段:

    ◆症状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患者亲身体验到了身心某些方面的异常:个人确实感到肉体疼痛或不舒服②承认这种疼痛或不舒服是疾病状态③在感情上有伴随承认疾病状态是威胁生命的潜在条件而产生的反应。这种体验主要是基于患者的个人活动能力受到了限制。

    ◆角色认同阶段

    求医者首先尝试从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那里寻找有关症状的资料和意见,接受“非专业的治疗组织系统”。如果得到“暂时的证实”,就可能不同程度地摆脱正常工作和角色职责,并通过自我治疗和在家里服药以求减轻症状。

    ◆接受医疗照顾阶段

    患者开始寻求医学专业的帮助,即接触医疗保健阶段,尝试使其病人角色合法化,并与医生讨论治疗过程。其患病经历可能被医生证实或否定。

    ◆角色依赖阶段

    在双方同意下,患者开始按照医生安排进行治疗。有时患者会安心接受“第二收获”[7],享受病人才具有的特权,比如可以休工养病,不急于将病养好。或者在医生和病人的共同合作下进入第五阶段,即痊愈和康复阶段。

    ◆痊愈或康复阶段

    患者通过积极的医学治疗使疾病状况得以改善或痊愈,从而脱离患病角色,向原有健康者的角色或新的社会角色转换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