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4年第1期
编号:12974612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4年第1期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静脉输液治疗的240例患儿,分析护士对其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240例患儿521 例次静脉输液中失败后重新穿刺140例次, 占输液总例次的26.87%。其中婴幼儿( 1个月至3岁) 静脉穿刺失败率高于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穿刺部位的选择、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因素、护士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 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与否。结论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患儿采用相应有效、合理的操作方法,提高患儿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失败;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13-02静脉输液是护理操作中最普通的一项技术, 但在感染科由于病人的特殊性, 往往会出现静脉输液时多次穿刺失败的情况, 给患儿造成再次损伤的痛苦。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分析静脉输液失败的原因,采取可行性措施减少重新穿刺。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了240例的患儿,现将对这些患儿穿刺失败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感染科住院患儿240例静脉输液521 例次, 其中男146例输液272例次, 女94例输液249例次。0 ~1个月患儿60例, 1个月至1岁患儿40例, 1~3岁患儿27例, 3~8岁学龄前患儿10例, 8岁以上学龄患儿3例。

    1.2研究方法:对所有输液患儿及护士逐个调查登记。总结静脉穿刺的失败率、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 结果

    240 例患儿521例次静脉输液中失败后重新穿刺140例次, 占输液总例次的26.87%, 其中男患儿重新穿刺81例次, 占87.86%, 女患儿重新穿刺59例次, 占42.14%。婴幼儿( 1个月至3岁) 静脉穿刺失败率为72%,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静脉穿刺失败率分别为63%、31%、37%。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静脉输液失败后重新穿刺140 例次,占输液总例次的26.87%, 说明在每天原有大量输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重新输液的工作量, 同时也给患儿增加了痛苦, 因此找出影响重新输液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5]。

    3.1患儿的个体差异是影响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因素

    3.1.1年龄:由于小儿头皮静脉丰富, 较大的有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1]。此, 头皮静脉是2岁以下小儿经常选择的穿刺注射部位, 年龄稍大的患儿一般选用手背、足背和大隐静脉穿刺。患儿畏针不合作,患儿因环境陌生、害怕打针及疾病的影响,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躁动、不合作,给穿刺成功带来不利和难度。反复穿刺更易加重患儿的畏针心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1 个月至3岁婴幼儿重新穿刺比例较大, 这与患儿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输液知识以及对输液恐惧不安有关, 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重新穿刺比例小, 这与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不易动有关,重新穿刺是因为输液速度慢, 稍有哭闹引起血液凝固, 堵塞针头。学龄儿童有自控能力和一定的知识,且血管直粗、充盈良好, 所以穿刺成功率高, 而引起重新穿刺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病情重或肥胖[6]。

    3.1.2输液部位:选择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由于有助手配合约束患儿, 患儿会恐惧、大哭大闹、出汗多、挣扎动作大、不易固定, 所以重新穿刺率高。而选择四肢浅静脉输液的患儿, 静脉相对粗、直观、易于固定, 所以四肢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高。

    3.1.3患儿病情的影响病情重危的患儿由于营养相对不足, 静脉充盈不明显, 加上输液时间长、穿刺次数多, 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坏、出血及痉挛, 给穿刺造成困难[2]。

    3.1.4患儿体格的影响经过临床观察, 过于肥胖的患儿,皮下脂肪厚、血管隐匿, 影响穿刺成功。有研究表明选择前臂内1 /3的静脉或足背静脉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3.1.5患儿的心理因素:有的患儿生性胆小, 看见针就恐惧, 甚至出现头痛、晕厥, 也影响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

    3.2环境也是影响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

    3.2.1自然环境的影响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等直接影响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 如天气晴朗、光线充足的病房, 静脉血管清晰, 护士眼睛不需太大调节, 易于穿刺成功;而在光线不好的病房, 阴雨天及使用日光灯的夜晚, 护士的眼肌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 易出现疲劳, 影响穿刺成功率[7]。

    3.2.2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儿科治疗中除了患儿、护士外,还有家属, 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所以, 家属的支持对患儿、护士都是有益的, 相反, 有的家属对静脉输液不了解, 伤心落泪, 有的一味强调一针见血, 有的指责护理人员引起护患纠纷。护士和患儿以外的陪护群体也是影响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8]。

    3.2.3工作环境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医院追求经济效益, 随便减少护理人员数量, 加上病人数量多, 护士一次集中输液人数过多。有时, 1h内做20~30 名患儿的输液, 使护士大脑过度紧张和疲劳, 各种功能活动下降, 感觉器和分析器的活动易发生错觉, 造成输液失败。

    3.3护士的素质也是影响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

    3.3.1护士的专业素质作为操作执行者的护士, 掌握着血管的选择、输液部位及针头的选择、进针的角度与方法、针头的固定方法、拔针后的按压方法、穿刺成功后的观察等等[3]。这些方面5年工作经历以上的护士会操作得游刃有余, 而低年资护士则相对欠缺, 可见护士操作的熟练程度、技术水平是影响输液的因素[4]。对于护士的专业素质因素所造成的静脉输液失败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在给小儿静脉输液中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配药和穿刺过程中,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 穿刺时从静脉一端开始穿刺, 逆行顺行均可,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 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 无法再穿刺。( 3) 针头的选择, 一般头皮静脉穿刺选用5~5.5号针头, 四肢浅静脉选6~6.5号针头。( 4) 固定胶布要牢固, 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 以致针头移位, 穿出血管, 造成局部肿胀。( 5) 拔针后的按压方法, 拔针时充分分离胶布, 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 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 这样可将进针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 以防皮下瘀血, 并且拔针后应按压3~5 m in, 因为小儿在拔针时因疼痛及恐惧而哭闹时头皮血管压力增高, 所以要延长按压时间。( 6) 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 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 有无输液反应, 局部有无肿胀, 针头有无移动、脱出, 固定的胶布有无松开, 瓶里液体是否输完, 走空及各连接处有无漏液等异常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百拇医药(段欣星 高美霞 张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