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5期
编号:13305180
胸膜下麻醉技术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第5期
     【摘 要】目的:探讨胸膜下麻醉技术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预防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在我院进行CT引導下肺穿刺活检术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204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66例患者,B组13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利用18G同轴活检穿刺针及配套全自动活检枪进行穿刺活检。每组患者麻醉方式有所不同,把在穿刺过程中采用常规胸壁麻醉方式的患者定义为A组,把在穿刺过程采用常规胸壁麻醉并加以胸膜下麻醉技术的患者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并发症的产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肺穿刺活检术后对比,A组患者发生气胸13例,肋间动脉损伤1例,产生并发症是总研究人数的21%,B组患者发生气胸10例,肋间动脉损伤0例,产生并发症是总研究人数的7%。结论:在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时,加以胸膜下麻醉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气胸及肋间动脉损伤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CT;胸膜下麻醉技术;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

    【中图分类号】R256.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5--01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已经近30年。随着CT设备、活检设备的更新及穿刺技术的完善,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瘤以及肺部内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病变位置多样性,纤维支气管镜或痰涂片等常规方法有时很难取得阳性结果,进而不能明确病变。其他方法如胸腔镜检查及开胸探查等,由于损伤大,并且操作复杂,一般不用于常规检查,只有获得病理组织,才是诊断金标准。目前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因定位准确,损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的204例患者中有男性145例,女性59例,20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5±12.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穿刺阳性率以及其他和本次研究无关因素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意义。

    1.2 方法 穿刺前需常规检查患者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行胸部CT扫描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初步确定病人穿刺时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术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交代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订肺穿刺活检知情同意书。本次所有患者在进行肺穿刺活检过程中所采用的CT机的型号为西门子炫速双源CT机,此CT机的扫描层距可以控制在1-5mm左右,层厚也在1-5mm左右,在用此层距和层厚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可以对层距以及层厚进行调整,从而获取患者病灶处更加详细的信息[1]。在对患者进行基本扫描之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胸壁麻醉及常规胸壁麻醉后加胸膜下麻醉方式进行穿刺,从而为对比穿刺并发症提供依据。A组病人:术前测量好进针深度,利用定位栅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孔巾后,常规胸壁麻醉,利用同轴活检穿刺针准确刺入病灶,利用穿刺活检枪取材,福尔马林固定病理标本。B组病人:术前测量好进针深度,利用定位栅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孔巾后,常规胸壁麻醉,持同轴活检穿刺针刺入胸壁,当同轴活检穿刺针尖达到壁层胸膜时,退出针芯,持5ml注射器利用同轴外套管注入2ml左右利多卡因,然后重新放入针芯,继续穿刺,直到穿刺针达到指定位置,利用穿刺枪取材,福尔马林固定病理标本。在穿刺活检完成之后,还要对患者再次进行CT扫描,从而确定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获得以及分析所采取的软件均为SPSS18.0,所有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

    2 结果

    经过不同麻醉方式肺穿刺活检术后,A组患者发生气胸13例,肋间动脉损伤1例,产生并发症是总研究人数的21%,B组患者发生气胸10例,肋间动脉损伤0例,产生并发症是总研究人数的7%。两组患者在数据上的差异性P<0.05.

    3 讨论

    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在获取病理组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认为肺部病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3-4]。如何减少并发症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重要环节[5-6],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肋间动脉损伤发生几率小,但是一旦发生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胸膜下麻醉技术意义在于穿刺针到达壁层胸膜时注入部分麻药,在胸膜下形成一个人工囊腔,可以推挤走穿刺路径的肋间动脉,减少肋间动脉损伤。由于囊腔存在,使肋间动脉活动空间大,当穿刺针扎到肋间动脉时血管会挛缩,同样可以减少肋间动脉损伤;囊腔中的液体麻药可以起到封闭针道作用,明显减少气胸发生。因此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中加以胸膜下麻醉,可以明显减少肋间动脉损伤及气胸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秦德兴,张智慧,程责余,等.胸腔肿瘤非抽吸式穿刺活检2100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11(08):3214-3215.

    熊晓琦,丁文柏,陈世雄,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与活检针内径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8(05):369-370.

    王瑞娟,王萍,许杨,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临床军医杂志,2013,6(6):604-605

    毛世鸿,邵鸿生 . CT引导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甘肃医药, 2010年 29卷 第01期

    杨肖华,黄新宇,汪国祥.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8):658-662.

    邹良能,柯明耀.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6,14(5):784-785., 百拇医药(章永涛 唐洪渠 陈小春 杨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