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437408
PSA、PSAD对超声引导活检前列腺的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
     2.3 分析PSA、PSA(F/T)与PSAD值在PSA<15ng时的数值 数据显示,当PSA数值设置为<15ng/ml时,PCa组及BPH组两组之间的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05);两组之间的PSAD和PSA(F/T)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详见表3。

    2.4 PSAD、PSA(F/T)值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ROC 曲线比较

    采用统计学方法将疾病状态(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选为因变量,诊断指标选为独立变量,保存预测概率值,以预测概率值做ROC曲线,大于最佳临界概率值则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根据图1可见: PSAD 及PSA(F/T)的AUC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均无组间差异(P>0.05),PSAD +PSA(F/T)指标联合以后,AUC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20),对灰值区前列腺癌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计算灰区每个界点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SA(F/T)值划分界点为:<0.120、<0.160、<0.20。灰区PSA值为4.0-10.0μg/L。详见表4.

    3 讨论

    前列腺细胞增生、体积增加会导致血清 PSA 升高,而在 PCa 组织中腫瘤细胞过度生长、前列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组织中 PSA 释放入血增加等是造成PCa 时血清 PSA 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以PSA>4 ng/ml 作为PCa普查的临界值。该区间对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家报道不一。国外研究报告,以PSA以>4 ng/ml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59.2%,假阳性率为25%[3-5],而假阴性率可达38%~48%;PSA>l0 ng/ml,特异性在 20%-90%。而吴登龙等[6]报告PCa57 例,PSA 4 ng/ml与l0 ng /ml时,对诊断PCa 的敏感性分别为 67%和 49%,特异性分别为 48%和79%。大量资料显示,以临床常用的0-4ng/ml 的PSA 正常范围为标准筛选前列腺癌,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7]。Hudson等[8]研究显示,PSA为 2.5-4.0 ng/ml时,各期 PCa 诊断总阳性率为 41%-98%,而 BPH 为20%-98%。本次研究285例前列腺患者数据显示,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时,临界值以15ng/ml为诊断标准,诊断PCa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均较高。
, 百拇医药
    前列腺患者血液循环中的PSA存在游离型与结合型两种形式,两者在不同前列腺疾病的血液中占比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学者提出,经过PSA(F/T)值进行PSA标准值对比,对诊断PCa和BPH具有临床应用价值[9]。国内外对PSA(F/T)标准值报道多不相同,部分标准值为0.12-0.25,国外相关学者提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标准值定位F/T<0.12为最佳。通过筛查国外文献发现,部分学者认为临床有效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均采用PSA(F/T)值<0.18时对前列腺穿刺活检[11]。PSA(F/T)值可有效区分PCa和BPH,当PSA(F/T)>0.18时可不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PSA(F/T)值不受患者肿瘤分级和前列腺体积的影响。Matsuyama H等研究显示,PCa可采用F/T值0.17作为诊断标准,可提高PCa诊断率。

    本次研究显示,87例PCa患者行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出现灰色区域PSA(F/T)值样本检测患前列腺癌几率增加,临界点显示以PSA(F/T)值0.16为标准进行检测患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预测数值灵敏度显示78.1%、阳性预测值53.1%、特异度57.2%,以上数据可作为临床诊断标准进行。PSA(F/T)值是诊断 PCa 最有效的指标,为前列腺穿刺活检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应用方法。
, 百拇医药
    癌细胞是导致PSA上升的主要原因,PSA对良性细胞与癌细胞具有稳定的作用。当数值显示PSA超过前列腺体积上限时,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癌。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促进手部关节和肌肉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手部的活动功能。

    参考文献:

    [1] 徐丹慧,侯铁英,李卫光,等.中国医院手卫生知识知晓及依从性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09):654-658+664.

    [2] 陈盛,谢庆平,张宏程,等.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9):2090-2092.

    [3] 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03):4-9.

    [4] 黄少帆,汪强,黄健曦.显微手术修复急性手外伤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07):1006-1009.

    [5] 俞英丽,沈红,沈玉莲.PDCA循环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2):436-437+440., 百拇医药(葛惠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