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
编号:13427435
三脘穴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第3期
     【摘要】任脉上的“三”脘穴,由于其解剖位置和经络走向的特殊性,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有重要的意义,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理论,参阅现代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经验的归纳,总结出上脘和下脘穴偏补,而中脘穴偏泄。为临床辩证处方,分病配穴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081-01

    三脘穴并非一个穴位,而是指任脉上的三个重要穴位,即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被称为“护胃三剑客”,有关这三个重要腧穴的研究和三者综合穴性的论述也很少,只有探析腧穴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腧穴对疾病的疗效和对机体内在的影响,才能更好指导临床辩证配穴。

    上脘穴[1]别称上管,出自《灵枢 四时气》。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与食管相对应,深部为肝脏下缘和胃幽门部,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针刺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胀,呃逆,吞酸,呕吐,癫狂,黄疸以及咳嗽痰多等症。具有和降逆,利隔化痰的功效。张义华[2]治疗顽固性呃逆采用上脘穴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口服西药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80%,总有效率94%,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效果好。此穴接近膈肌,对消除胃胀,和胃降逆作用明显。该穴偏于治上,偏善降泄,治疗各种属于实证的胃肠疾病疗效甚佳。正如《灸法秘传》记载“其实百病兼痰为多也,灸其上脘,痰自化矣;腹鸣者,腹中鸣响也,因其痰饮者,灸上脘。”可见上脘穴偏于治疗实证,其性偏泄。
, 百拇医药
    中脘穴在《针灸甲乙经》中称其“胃脘”“中管”。在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上四寸。在解剖学上该穴在胃的中段,深部为胃幽门部 是胃的主体部分,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一切脏腑病症。尤其是脾胃疾病。有报道: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道溃疡与口服泰胃美对比,结果显示针刺组有效90.6%,对照组有效率88.4%,针刺组治疗优于对照组。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食少,胃脘疼痛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灵枢》[3]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小肠手太阴之脉,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胃足阳明之脉,下隔,属胃,络脾;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可见胃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手太阳小肠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中脘穴是手太阳,手少阳,和足阳明与任脉的交会穴,是肺经的起始,是足阳明胃经汇集之处,又是胃的募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是治疗胃肠疾病最重要的穴位。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决定了中脘穴偏补的特性。主要治疗虚症引起的胃痛,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之功。

    下脘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二寸。是任脉和足太阴的交汇穴。在解剖学上位于腹白线上,胃的下部,深部为横结肠,是食物进入小肠的关口。针刺该穴位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宋付削[4]选取下脘,天枢为主穴,治疗125例急慢性腹泻,总有效率97.6%。下脘穴偏泄,善于治下,有消谷化食的功效。治疗饮食停滞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泄泻效果甚佳。对食滞胃脘引起的便秘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通过对三个穴位解剖位置和经络所过的分析,三者都位于腹部正中线的任脉上,根据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所以三者均能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呃逆等胃肠道疾病,梳理调和中焦气血。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三者又各有其特殊性,上脘穴居上,偏于治上,能宽胸和胃,消食除胀,其性偏泄。配合内关,公孙等穴治疗喷门痉挛导致的食入即吐。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等穴治疗急性胃疼。其性偏于泄。中脘穴居中,治胃主中,其性偏补。其功效健脾和胃,补益气血,临床上常配伍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胃动力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胃肠道疾病。下脘穴居下,偏于治下,其性亦偏泄。治胃兼通调肠附,能消谷化食。临床上常配合天枢,关元等穴治疗隔食而吐的胃肠疾病。《医门法律》中曰:上脘主气,下脘主血,中脘主调和气血。如果出现中焦之气与脾土的问题可以选取上脘穴配合中脘穴。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若出現中焦之血和小肠的问题可以选取下脘穴配合中脘穴。和胃健脾,活血化瘀。同时选取上中下三脘穴可以调节中焦的气血问题。由此可见熟练地掌握这三个腧穴,可以使组方配穴更精准,协同作用更强,更好的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1赵昕,刘烨宏。腧穴临症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300-303.

    [2] 张义华.穴位注射维生素B1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 2012:9(33):89

    [3]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

    [4] 宋付削.针灸配合脉冲电磁治疗急慢性腹泻.[J].中国针灸, 2001;21(6):354, http://www.100md.com(闫英霞)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