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82592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第11期
     【摘 要】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5年11月在北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40例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结果:在对选取组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后,治愈率高达90%以上。结论:在对呼吸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熟悉掌握机械通气指征,有效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是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时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机械通气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机械通气方法的使用有利有弊,一些重症监护室患者会因此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同类救治方法中相对较高。[1]

    一、资料和方法

    1、资料

    选取于2015年8月--2015年11月于北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40例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73.5±7.2)岁,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1200h之间,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方法

    2.1 采取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可承受范围之内,根据其病情,将患者头部抬高至30°,对患者进行鼻饲时,要将其抬高至30-45°,保持该种姿势1小时左右,观察患者腹部是否出现肠鸣音或者其胃部是否有滞留物,如发现腹部及胃部的异常,应立即停止对患者鼻饲,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至气管中,避免患者因吸入性肺炎而导致的窒息发生,对使用口鼻面罩进行通气的患者来说,是尤为重要的。[2]

    2.2 采取正确的吸痰方法

    在执行吸痰操作前,首先要对湿化程度、吸痰管管径的大小、见习时间以及吸痰管插入到患者体内的深度进行了解,在一般情况下,所需间隙时间要根据患者气管分泌物来决定,大体时间规定为60分钟以上,120分钟以内,患者每次吸痰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5s内,且连续吸痰的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在进行吸痰操作时,保证适当的压力。护理人员在吸痰操作前,一定要确保器械的无菌化,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避免插管一插到底,防止将外痰带入气管,在拔出气管时,要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及咽部分泌物。[3]

    2.3 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

    无菌化操作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的关键,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将双手彻底清洗干净,避免细菌造成的交叉感染,重症监护室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重症监护室内患者避免家属长时间的陪伴,每天的探视时间需控制在1小时以内。

    2.4呼吸机管路中积水瓶的位置

    呼吸机管路中积水瓶要处于朝下方向,以便随时倾倒积水瓶中的水,避免水反流入机器或病人气道,查看积水瓶是否接紧张,管道是否漏气,有无打折现象;通过调整体位和支架使呼吸机管路的接水杯放置于最低位置,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防止管路中的冷凝水进入患者气道而造成的感染,管路中的冷凝水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及时更换管道,污染及时更换。

    二、结果及讨论

    1、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其中患者治愈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仅有2例死亡患者。

    2、讨论

    在对患者应用机械设备检测时,要根据患者血气的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相应地做好记录,一次来作为是否可撤机或拔管的根据。插管深度要按照一定的规定,保证患者双肺功能的正常,注意听诊患者的呼吸音是都均匀,对管的固定情况及外露长度做好记录,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气管插管堵塞及意外等情况,保持患者气管的通畅。定期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定时为患者翻身并辅之以拍背,有利于痰液的引流,易排出,开启呼吸机加温湿化器,对于痰液过于黏稠的患者,要在询问主治医生后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以及相关治疗。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双手无菌化操作,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进行收不清洁,有效的防止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对患者进行有效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对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按照病情来分房,将其中潜在感染者单独分至一个房间,避免侵入性操作对财务无创通气患者的治疗,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机械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口腔护理,对于口腔内ph值异常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口腔护理液,还要适当的增加患者口腔护理的次数,做好插管的位置及插管的深度记录。[4]

    患者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其营养代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二氧化碳不仅会消耗肺内氧气,还对肺部的通气性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增加其负荷;当人体摄入的营养不够时,机体则会通过分解自身的肌肉来获取相应的能力,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给患者适当的补充营养成分,确保每日的能量摄取为:葡萄糖40%左右,脂肪20%左右,蛋白质1.3/kg,适当的通过胰岛素来调整血糖的变化。

    结语:在本次的研究中,大部分的患者年龄相对偏高,且在不同程度上患者肺部疾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也是极易产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人群,在对患者插入管道治疗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患者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在这种极易攻击的情况下,细菌很容易进入到呼吸道中,继而引发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和相关规定来进行,避免患者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交叉感染,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关机械通气的指征记录,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闫娟娟.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

    [2]刘萍珠,邓星奇,周玲,邵小宁,黄岚.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3.

    [3]刘清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D].南方医科大学,2014.

    [4]程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认知与实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百拇医药(邢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