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编号:13527472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2
     【摘 要】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无陪护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SAS量表得分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更好,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内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者开展无陪护式护理干预,可将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 精神分裂癥;长期住院患者;无陪护护理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的发生和患者自身心理压力、遗传因素、加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有关。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患临床症状[1]。

    所谓无陪护护理,主要指的是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院内人员从患者的医疗、生活上对其开展具有专业性、科学化的护理步骤[2],家属无需陪同患者治疗护理。为了全面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无陪护护理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上述命题开展分析,现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至2017年间来本院就诊的100位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样本。其中生活无法自理者共计52例,生活部分自理者48例;男患者61例,女患者39例;年龄为56.37~85.4岁,平均年龄为(62.35±1.24)岁;患者病程为4.38~10.56年,平均病程为(6.72±1.32)年。

    排除对象合并其他器官、气质性病变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恶性肿瘤患者、传染病者。

    现依照就诊次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干预详细为:

    1)心理以及生理护理

    院内医护人员结合病患的具体表现,为其择取适当的药物治疗疾病。全面保证患者安全接受治疗,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增加与病患沟通次数,目的在于舒缓其心理,提升治疗顺从性,获取患者的信任感。积极判定病患疾病走向,同时掌握好和疾病有关的副作用,并制定应急预案。全面观察患者日常行为并评估日常精神情况,教导病患进行系列性日常活动。帮助其养成科学习惯,若发生紧急情况,应马上联系医生。

    2)药物护理

    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合并各类慢性病。且因状态异常,因此合并神经衰弱概率极高。加上患者长久、高频次用药,在使用抗神经分裂药物之后,极易引发机体不适,造成不良状况。对于此类不良情况,院内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用药详情,全面保证药物对辩证治疗确实有效,且不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积极观察疗效反应[3]。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尽可能避免为患者选择不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自身疾病。告诉患者定期按量服药治疗,并查看病患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异常等不良反应,并制定出有关防护措施。

    3)安全管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较为波动,缺少理性态度。基于此,在开展相关治疗中,要强化对患者动态管理程度水平,积极完善标识正确运用度。且值得说明的是,医务人员也应和患者阐明平日注意要点,联合家属,并征求其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自身人身安全以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1.3 观察指标

    1)本实验使用SAS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分数越高证实患者的焦虑越为严重。

    2)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 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量表得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SAS量表得分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更好,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内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

    对照组中,护理期间内,自伤3例、攻击1例、跌倒2例、冲动3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攻击1例,噎食1例,冲动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内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民众生活压力有所增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大为提高。精神分裂症为一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其涉及到思维、情感等诸多方面异常。虽说精神分裂症病患智商正常,但通常合并认知功能受损情况。疾病的临床表现诸多,包含思维上、情感上、意志以及行为上异常等[4]。病患疾病经常发作,难以治愈,此状况会令病患生活品质大打折扣,自理水平降低,需要他人协助才能生活。

    本次研究对于观察组患者应用了无陪护护理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从两组患者干预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更低,P<0.05,由此可见无陪护护理的有效性。

    “以人为本”为无陪护式护理的根本理念,此类护理从病患日常生活角度予以照料[5]。利用此法,除却能提升治疗效果外,也就能满足患者精神以及生理层面需要,可安抚患者受伤的灵魂。

    总的来讲,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者开展无陪护式护理干预,可将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袁辽荣,王淑华,韩艳辉,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03):3437.

    [2] 单建华,孙菡,罗新.引导式教育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08):115116.

    [3] 陈丁玲,蔡守彬,陈志明,等.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05):3638.

    [4] 姜建茂,陈泽群,陈泽英.强化式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06).665667.

    [5] 耿在香,王艳红,杜爱英,等.群组管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06):8486., 百拇医药(韩丽萍)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