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
编号:174273
关于胃癌的九问九答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1日 中国医药报 2020.03.11
     Q1: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前列。在我国,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胃癌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每年约有70万新发病例。

    根据肿瘤侵犯正常组织的深度,可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两者的治疗方式及疗效存在较大不同。前者肿瘤细胞局限于胃壁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后者肿瘤细胞则已侵犯黏膜肌层。

    Q2:早期胃癌能通过症状尽早发现吗?

    70%以上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或症状并不典型,因此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逐渐出现类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但出现消化道不适不等于胃癌,大多不适症状由良性疾病所致。没有消化道不适的高危人群也不能排除胃癌。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避免胃癌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影响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Q3:胃癌有哪些高危因素?

    胃癌的发生与高龄、男性、东亚人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还和一些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比如共餐、吸烟、饮食不规律、偏爱高盐及腌制食品等。

    Q4:吸烟是否与胃癌相关?

    吸烟看似与消化道肿瘤没有直接关联,但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胃癌发病风险越高。烟草中有数十种致癌物质,有害物质随唾液吞咽进入胃部会损伤胃黏膜,或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加重胃黏膜损伤。

    Q5:为什么饮食不规律会增加胃癌患病风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三餐不规律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研究表明,饮食不规律的人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3倍;此外,经常生气时进食或喜欢吃烫食的人群发生胃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5倍和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患胃癌的风险则会更大。
, 百拇医药
    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所以,经常不吃早餐或暴饮暴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Q6:重口味是否与胃癌发生有关?

    腌熏制品往往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这种物质极易形成亚硝胺,增加患肿瘤的风险,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之一。高盐饮食的危害同样不能忽视,高浓度的盐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黏膜炎症和损伤,甚至直接破坏黏膜上皮细胞、诱导黏膜糜烂和变性。

    Q7:为什么增加蔬果摄入可以降低胃癌风险?

    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水果、非淀粉类蔬菜(尤其是葱蒜类)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黄酮醇和有机硫化物等抗癌物质,同时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 百拇医药
    Q8:胃癌是否会遗传?

    胃癌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如果是胃癌患者,后代胃癌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但胃癌遗传并不绝对,并非父母患胃癌子女就一定会发病,家族史只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胃癌的家族聚集也和前文提到的家庭饮食、生活习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在我国,由于多数家庭未采用分餐制,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暴露于共同的传染源,再加上共同的生活习惯,可能会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感染,增加家庭内部胃癌发病的风险。因此,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患者,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病的风险。

    Q9:哪些人应该进行胃癌筛查?

    在我国,由于早期胃癌筛查工作起步较晚,多数胃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导致可以根治的早期胃癌比例小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因此,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应进行规律检查。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因此,年龄大于等于40岁,并处于胃癌高发地区,或感染幽门螺杆菌、有胃病病史、是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等人群,均为胃癌筛查的目标人群。年龄小于40岁,但存在消化道出血、持续呕吐、消瘦、吞咽困难、吞咽痛、腹部肿块等症状的人群,也应进行胃癌筛查。

    约半数胃癌患者无症状,早期胃癌一般无临床不适,因此不应因为没有“典型”症状而忽略了胃癌筛查。(本文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谈癌不色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