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张国爱
食物中毒是健康人进食正常数量有毒的食物后引起的,是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所谓有毒食物,是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的食物或本身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
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其次是有毒动物、有毒植物中毒,再次是不明原因的中毒。
食物中毒的发病与时间有关,不同的季节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每季度发病人数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每年的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具体的发病月份是:从2月起逐月升高,9月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月下降。其中,7月~9月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微生物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段。对于食物中毒,做好预防很重要。
怎样预防
彻底清洁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要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豆浆等,加热不彻底会引起食物中毒。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感官性状,检查是否腐败变质,尤其是小食品,不要只看花花绿绿的包装,一定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不能买过期食品,以及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不吃霉变食物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如需食用剩饭剩菜,应彻底加热。剩饭剩菜、剩甜点、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避免误食有毒物质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老鼠药的容器使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因误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中,比如手上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被污染的食物食用后就会进入消化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注意饮食安全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点购买食物。
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侵袭。
自我护理
排出体内毒素 如果食物中毒后没有呕吐,患者可以喝一些盐水或温开水刺激呕吐,促使体内的毒素排出;如果已经呕吐,应该继续喝水,防止脱水。
补充水分 患者中毒后,身体会失去大量水分,需要及时补充,以免脱水;可以喝一些温开水、淡盐水、橙汁等。
注意休息 患者食物中毒后身体一般都比较虚弱,一定要注意休息,帮助身体恢复;也可以躺下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观察病情 患者食物中毒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病情加重或不见好转,应该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无棣县中医院公共卫生科), http://www.100md.com
食物中毒是健康人进食正常数量有毒的食物后引起的,是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所谓有毒食物,是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的食物或本身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
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其次是有毒动物、有毒植物中毒,再次是不明原因的中毒。
食物中毒的发病与时间有关,不同的季节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每季度发病人数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每年的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具体的发病月份是:从2月起逐月升高,9月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月下降。其中,7月~9月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微生物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段。对于食物中毒,做好预防很重要。
怎样预防
彻底清洁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要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豆浆等,加热不彻底会引起食物中毒。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感官性状,检查是否腐败变质,尤其是小食品,不要只看花花绿绿的包装,一定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不能买过期食品,以及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不吃霉变食物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食物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如需食用剩饭剩菜,应彻底加热。剩饭剩菜、剩甜点、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避免误食有毒物质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老鼠药的容器使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因误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中,比如手上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被污染的食物食用后就会进入消化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注意饮食安全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点购买食物。
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侵袭。
自我护理
排出体内毒素 如果食物中毒后没有呕吐,患者可以喝一些盐水或温开水刺激呕吐,促使体内的毒素排出;如果已经呕吐,应该继续喝水,防止脱水。
补充水分 患者中毒后,身体会失去大量水分,需要及时补充,以免脱水;可以喝一些温开水、淡盐水、橙汁等。
注意休息 患者食物中毒后身体一般都比较虚弱,一定要注意休息,帮助身体恢复;也可以躺下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观察病情 患者食物中毒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病情加重或不见好转,应该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无棣县中医院公共卫生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