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20
编号:86700
年轻人 用自嘲来减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0.11.20
     接受平凡现实 寻找新的意义

    年轻人

    用自嘲来减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麦舜翩

    “小时候我以为打工的意思是背着蛇皮袋踏上绿皮火车,去远方的工地, 长大后发现,只要是上班都叫打工。早安,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在网络上非常火热。年轻人们在“搬砖”“社畜”等自嘲梗的流行后迎来了一个更积极阳光的身份标签:打工人。看上去,这是一种自我矮化,但实际上,这是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的一种调剂方式。

    现在的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越发压力山大。面对痛苦,人们有一套自动化的反应去调节,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转移”“幽默”等。其中“幽默”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自嘲是幽默的一种形式。自嘲能缩小自己与他人的距离,用“自曝短处”的姿态去寻求他人理解和社会支持。痛苦和焦虑能说出来就会好一些,但诉说实实在在的痛苦会传播负能量,而自嘲就能让氛围变得轻松,同时情绪得到宣泄。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爆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中,选手吐槽着“老板半夜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死了”“人生比鬼屋更可怕”来揶揄自己工作、生活状态,就得到很多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自嘲跟之前流行的“丧文化”一脉相承,都体现着年轻人看清现实后的妥协。改变命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年轻人发现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能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已经不错了,想要生活水平实现飞跃有难度。在经历了多次努力过后失败的无奈,开始用“丧”的态度为自己找一个喘息的空间;现在的他们开始用更为积极的自嘲身份标签,这是年轻人在自我追求和社会现状之间的一种和解。脚踏实地地劳动,也许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但能够独立支撑自己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人生。当理想跟现实差距过大,人容易陷入虚无,产生各种消极心理。自嘲类似“不破不立”“接受平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有目标和信念的消解,不再纠结于功成名就、一飞冲天,而变得更加务实,并寻找新的意义。

    面对生存和社会责任总免不了有压力,除了自嘲,我们还可以“升华”。这是另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一个人将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向抒发。例如疫情期间,年轻人一改过去的“丧”,一边积极地给长辈科普防护知识,一边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助力社会。年轻人的这种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群体使命感,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有意义和价值。因此,面对压力,我们可以主动思考自己做的事跟他人、与社会的联系,认识其背后的价值,找到动力更好地往前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