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6713
每天排便多次竟然也是便秘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0日 生命时报 2020.11.20
     每天排便多次竟然也是便秘

    专家提醒,一些全身性疾病、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器质性便秘,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应及时排查

    受访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 霖

    本报特约记者 王 蕊

    42岁的林女士肚子胀已经好几年了,开始还以为是消化不良,吃了很多助消化药都不起作用。近日,她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接诊的李霖副主任医师一听有腹胀病史,便问道:“有便秘吗?” “没有!”林女士果断地回答,“我每天都会解3~4次大便,每次都拉得很稀,只是解完后稍微缓解没多久,又会胀起来。”

    在进行了腹部X光片、结肠造影检查后,结果显示,林女士结肠严重扩张,积留着很多粪便,最终被确诊为“巨结肠类缘病”,这是“器质性便秘”的一种类型,具体表现就是便秘、腹胀,成人发病通常认为其与肠道感染、中毒或药物等因素有关。李霖解释,其实大家对便秘存在误会: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或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则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 百拇医药
    慢性便秘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前者就是我们通常认知的那种便秘,多是由于排便机能因某些原因发生失调或紊乱,大部分患者属于这种类型。而器质性便秘往往伴随着各类疾病发生,如一些全身性疾病、肠道本身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继发引起的疾病。部分患者可像林女士一样,表现为排便次数多,但每次排便量少且会有稀便,往往合并有排便费力和排便不尽感。“就像‘下水道满了’会有溢出一样,粪便长期大量地积留在肠腔内也会有所排出。长期便秘还会导致肠道细菌滋生,继而产生稀便,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拉肚子。” 李霖介绍。

    长期便秘不仅会造成腹胀、影响生活质量,还会使肠道菌群失调,诱发其他疾病,例如有些人因用力排便造成肛裂等肛周疾病或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大多数便秘都可以通过日常习惯的改变进行防治。1.改善饮食结构。摄入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如番薯、玉米、小麦等食物及其他果蔬。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正常排便需要直肠推动力和肛门括约肌放松,盲目忍便、憋便不仅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会造成肛门口的异常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便秘。晨起的起立反射可促进结肠运动,有助于产生便意,进餐后胃窦扩张、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诱发胃结肠反射和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蠕动,产生排便反射,有利于成功排便,因此建议便秘患者在晨起和餐后2 小时内尝试排便。3.多运动。如步行、骑车等有氧运动,一般每周运动至少2次,每次30~60分钟,日常还可多进行按摩腹部等局部运动。4.使用药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容积性泻药(各种纤维素)、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以及促进肠道动力或肠道分泌的药物。针对肛门口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但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

    对于长期便秘且改善不明显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肛门直肠指诊有助于排查肛门直肠器质性疾病,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有明确排便异常的患者可以做一次肠镜,以排除器质性便秘的可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