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03.02
编号:91135
一亩三分地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日 生命时报 2021.03.02
     一亩三分地

    安徽省亳州市读者 黄廷付

    听爷爷说,解放前我们家只有一亩三分地,就是竹园靠东边壕沟的那一绺地。

    刚开始,爷爷只在沟沿上栽了几排竹子,是为冬天编筐用的。爷爷编的那种竹筐在集市上很受欢迎,卖了筐子后,爷爷就用那些钱去买粮食。但不管怎么样节省,爷爷说家里依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后来爷爷想了一个办法:种菜。

    那块地离水沟近,地势又高,适合种菜。爷爷就在地头上搭了个棚子,吃住都在那里。春夏的菜园里始终都是满园绿色,除了蔬菜,还有瓜果。一直到秋天,地里还有很多大南瓜和大冬瓜。还没等把瓜果全部收回家,爷爷又开始刨地。他把白菜和萝卜都种了下去,最后一茬就是胡萝卜。胡萝卜耐寒,即便寒冬腊月,它也能在地下茁壮成长。而且胡萝卜可以接上红薯的饥荒,这样一来,一家人总算能混个饱了。

    等父亲能扶着犁把下地的时候,家里又分了几口人的地。虽然人均还是一亩三分地,但这样算起来,家里也有十来亩地了。这时候竹园里的菜地早已被竹子占领了,不能再继续种菜。

    父亲用一辆板车,一趟趟把猪粪、牛粪全都拉到地里,撒了,给土地增加了许多养分,父亲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麦子。到了第二年春天,父亲每次望着绿油油的麦田,都会自言自语:“今年的粮食应该够吃了吧!”然而,那年月不是淹就是旱,可以说三年得有两年淹,如果有一年不淹不旱,全村的人每一天都像在过年:白面馒头真的让人馋不够,偶尔还能吃到猪肉炒萝卜。

    改革开放后,父亲每年依然都会把大粪撒到地里。不同的是,他还撒了化肥,开始是什么磷肥、碳铵,后来都换成了尿素。更重要的是地头的排水沟已经疏通到大河,上边给村里又挖了很多机井,可以说基本解决了旱涝问题。这样一来,亩产粮食从原来的三四百斤直接翻了一番。有时候遇到丰收年,亩产还能上千斤呢!爷爷望着东西厢房堆满的粮食,时常忍不住老泪纵横:“要是当年全村能有这些粮食,他们也不会……”

    后来,拖拉机进入了农村,老百姓也不用再起早贪黑地劳作了。再后来,旋耕机、收割机、播种机,也都跟着普及到我们这片土地,以前的一亩三分地,一个人要干好几天才能收完的庄稼,如今“突突突”几分钟就完事,而且产量是从前的好几倍。

    日子越来越好,然而爷爷时常望着那片竹园发呆。不知从何时起,竹筐子也不再受青睐了。我懂爷爷的心思,于是就在一个秋冬时节,砍光了那些泛黄的竹子,并在那里搭起了一个大棚,种起了反季节蔬菜。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大棚里的茄子、辣椒、豆角,还有西红柿、黄瓜等,全都上市了,特别受欢迎。

    爷爷使劲地抽几口旱烟袋,望着满园喜人的蔬菜瓜果,笑得白胡子乱颤,逢人就说:“想当年,我也是靠着这一亩三分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