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2.18
编号:95424
生孩子,最早是站着的
http://www.100md.com 2022年2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2.02.18
     生孩子,最早是站着的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叙事医学研究中心 杨晓霖 □景坚刚

    大量考古资料和史料证明,直立或竖式分娩是古代女性的传统分娩方法,主要分为站位、跪位、蹲位和坐位等几种姿势。这种分娩方式一直被认为是最自然、最本能的分娩体位,也被称作主动分娩姿势。

    在助产员出现前,尤其在古老的非洲部落,产妇常要借助垂直于树干的树枝或挂在树上的绳索为胎儿的娩出助力。古代艺术作品中,也常有直立分娩的再现。埃及法老宫殿中的一座浮雕形象地描述了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丽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公元前30年)的分娩场景:5名女子围在跪着的克丽奥帕特拉女王身前,其中一个女子正在帮女王接生。

    在跪式分娩中,产妇一般跪在用砖块堆叠起来的原始分娩凳上。在考古挖掘出的古代巴比伦文物中,就有一把为坐式分娩准备的专用椅。这种姿势可增大产妇骨盆的出口间径,不仅减少了骨盆倾斜度,改善胎盘血流供给,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风险,还为产妇增加了舒适度。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古代医籍中也不乏对直立分娩姿势的叙事。隋唐时期,中国妇产医学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宋代独立成科。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妇人产,有坐有卧”,意思是妇人生孩子,有坐产和卧产两种方式。这里的“坐产”指的是“半蹲站的腰生”,由数名“抱腰人”助产。唐宋前,民间用“抱腰”一词说明正在替产妇接生的场景。宋代著名医学家杨康侯在其妇产科医著《十产论》对横产、倒产、坐产诸证,均有论述,提到“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也是对当时产妇坐姿生产的描述。我国南宋时期的重庆大足石刻中,一座题为《父母恩重难报经》的雕刻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手抚肚子的产妇站着临盆的情景:产婆正蹲在她身边,准备为其接生,而丈夫也在一旁手握经书,嘴中念念有词,祈求母子平安。

    作为一种被动姿势,卧式分娩在近两三百年才逐渐兴起。这是由于古代医疗水平低、缺乏消毒手段,躺着生产极易造成感染。随着医学发展和产科出现,卧式分娩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法国巴黎妇婴医院首席产科医生弗朗索瓦·莫里索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倡水平(躺卧)分娩,并在医院强制采取这种分娩姿势,因而,莫里索被称作“卧式分娩的强力推行者”。
, 百拇医药
    到了18世纪,竖式之外的生产体位逐步被卧式替代。产科医生让·帕尔法恩医生开始大力推广改良的产钳。当分娩出现异常时,产科医生可用产钳尽快拖出婴儿,增加存活率,而卧式分娩姿势有利于这种操作。从20世纪开始,大多数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发起了“从家庭到医院”的运动,生产过程从熟悉的居家生产转移到专业化的产科医院生产。也因此,便于产程观察、监测胎心和使用器具的卧式分娩逐步成为主流方式。

    有说法认为这种“进步的时髦分娩法”始于17世纪的法国。传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一次心血来潮,想看看分娩的过程。为了让国王看得更清楚,产妇就被安置在床上,采用了卧式分娩。也许这次观看过程让他很感兴趣,随后他的皇子全部由卧式分娩出生。但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可靠,那就是妇产医院的兴建让法国逐渐成为最广泛采用卧式分娩的国家。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建成了大量妇产医院。从此,贫穷的妇女不用在肮脏的街道上生产,而是躺在医院洁净的产床上。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不少高风险孕妇得以顺利分娩,孕妇因难产丧命的几率大幅降低,这是妇产医学的重大进步。

    很快,卧式分娩被现代生物医学体系接受,几乎所有文明世界的产妇都接受了这种姿势。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卧式分娩增加了产妇阵痛的级别和时长;产妇从竖式分娩的主动参与者、主导者变为被动接受治疗的病人角色,从而导致产程延长,胎儿需要使用产钳等辅助工具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近些年来兴起的“全人关怀温柔生产”运动,一方面倡导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措施,另一方面,推行重新回归“以产妇为全程参与者和主导者”的产育经验。也有不少研究开始倡导“回归”竖式分娩方式,利用产妇的本能来减少难产概率。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是要完全“返古”,而是鼓励医护工作者、孕产妇本人及家属采取更加尊重人性和自然规律的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和婴儿实施最大程度的人文照护和关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