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科学报》 > 2016.07.04
编号:138866
探寻“善”粒子的奥秘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4日 《道医学》 2016.07.04
    

    《道医学》的隆重推出,让人们感到我们都是大道的儿女,道医学区别于普通医学的地方,就是道与医疗的关系,道与我们身体的关系。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没有悟道,根本就没有资格给我们看病。本书作者凭借深入的慧观,带我们第一次会见了本来的自己,道德就在我们身上。

    仁德居五德之首,仁善是紧密相连的,本书作者以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人体细胞质,发现了至今科学界用仪器还无法看到的“善”粒子,这种圆轮状物质,是一种决定和影响精神与肉体健康的关键性物质。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发现了人类本性的根本物质的特征是这种“善”的颗粒,它决定着生命中细胞寿命的长短、代谢机制的旺衰、体液的长治久安,是健康长寿的本源,故将其命名为“善”。

    由于这种“善”的细胞颗粒源生于道,畜养于德,所以老子告诫人们:“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只有尊道贵德,人体内才可能具备这一物质,才能充分发挥出生理功能,贯彻于生命的始终,成就修身的最高境界。细胞质中的无相圆态“善”性的颗粒状结构体,与德一能量具有极佳的亲和性,一旦见之,则修身能够进入生命体深层次的完整再造阶段中。老子提出的“上善治水”观,对于细胞而言,正是运用这个“善”的物质,治理改变细胞内液的质量和细胞间液的品质。

    人类的贪欲私心、妄想执着,严重地压抑和破坏着细胞质内这个善性因子对每个细胞的良性功能,使它们难以发挥出健康长寿的作用。所以老子提出了:“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的谆谆劝导。因为只有实践和保持言善、行善、心善才能使每个细胞质内的“善”因子充分发挥出生理功能。所以老子告诫人们“居善地,心善。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善时。”只有全方位地高度重视细胞质内的这一慧观物质,使它直接获得德一能量的滋养,思想言行,举止动静,全都符合这个善性细胞颗粒的特征,才能充分确保善性颗粒充满活力,从而对生命体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医学科学报》 (第29期 第16版 阅读), http://www.100md.com(熊春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