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热点 > 青少年网络成瘾
编号:12187980
新的网瘾综合征“微博强迫症”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科学养生》 2012年第4期
     39岁的宁莉近期成为“微博”迷恋者之一,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她总是忙里偷闲地发微博,或狂热地转发微博,每天“织围脖”甚至达到上百条,只要发现有针对自己的评论、信息以及转发,就立即回应。迷恋微博耽误了好多正事儿,领导几次给她“白眼”。宁莉也知道过度沉迷不好,曾想控制自己每天只发10条左右,但根本办不到,不上微博她就心痒难耐、思念惦记不已。有几次外出,手机上网出问题,没法上微博,她坐立不宁、烦躁不安,终于能上微博了,才安下心来。宁莉每天忙于“织围脖”,乐此不疲,人说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微博控”。更让她闹心的是,她发现自己17岁的女儿也成了一个痴迷的“微博控”,这令她痛心疾首,使她痛下决心控制自己和女儿的痴迷,可至今收效甚微。

    “今天织围脖了吗?”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人见面就聊起微博。由于被深深地吸引,网友中出现一大批着迷者。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多个小时,有的甚至耽误了工作、影响了睡眠。

    那么,什么是“微博控”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桓告诉我们,“微博控”就是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控”来自英文“complex”,即情结、极度喜欢的意思。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疾呼“微博太容易让人上瘾啦!”可往往难以自控。

    微博容易使人上瘾

    “微博控”也许还算是一个新词儿,但也出炉好长时间了,它是讲一个人对微博的依赖程度。那么,怎样算是“微博控”呢?人们列出了如下种种症状:

    △一天不打开电脑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吗?

    △每天发10条以上的微博吗?

    △你会花网币购买“粉丝”来超越其他人吗?

    △你会毫无理由地不停刷新微博界面吗?

    △每天玩微博时间超过6个小时吗?

    以上6条症状,看占几项,是否已经连续出现了3个月以上。

    如果答案全部为是,那么请小心,你已经被微博控制,即“微博控”了。

    有网友根据对微博依赖程度把“微博控”分为九级:一级“微博达人”,只围观不说话;二级是遇到兴奋点才回复、转发;三级是休息时间全部占用;四级是工作时间也上微博;五级是双休日不休息;六级是熬夜找热点;七级是半夜也在刷新页面;八级是生活颠倒,住院治疗;九级是没有性生活!

    当然,这些分类并非专业科学标准,只是一种提醒:别对微博过度依赖!

    不少网友惊叹:有网络成瘾、网游成瘾,没想到微博这东西也让人如此上瘾。这似乎与微博的特点有关:与网络、网游相比,微博有个明显的独特之处,就是其强大的互动性。

    康博是一家大公司职员,最近玩微博玩得很累、很苦恼。他一有空就上微博,每天平均浏览微博时间超过10小时,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博控”。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很焦虑、精神状态非常差,经常食欲不振,上班没精神。他说:“我总是下意识地想去看微博,期待刷新页面的那一刻。在办公室和家里,我坐在电脑前,一定会打开微博页面;上下班和出差路上,我就用手机上微博,拍下照片立即上传;每天醒来,我就在想今天上微博该和博友讨论什么;晚上我关掉电脑睡不着觉,很多次都是开着电脑,两三个小时醒一次去刷新页面。”康博无奈地说:“我觉得我的身体快承受不了了。”没办法,他去求助医生,心理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上网成瘾综合征”和信息强迫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桓说,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等,符合以上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就是“网络成瘾”症状。

    有趣的是,以前一些网络成瘾以青少年为主,而在“微博控”的群体中,虽也有青少年的身影,但唱主角的却是成年人,这也许说明了成年人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在微博的种种互动中,不仅分享了信息,还表现了自我、分享了情感。而这些,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可能较难实现。对微博过度依赖的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能疏离、冷漠、警惕,在微博上却可以寻找到信任、交流、分享的成就感。专家认为,微博不仅满足了这部分人群交流的需求,也补偿了他们情感的缺失。

    防止信息强迫症

    公正地说,微博确实很实用,无论是日常趣事、还是社会事务以至于国家大事儿,人人都可参与,都可分享信息与情感,这些是上微博的好处。可以说,玩微博本来也是一件好事,有个爱好挺好,不必把微博赶出生活,但要防止过于沉迷其中,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不分昼夜过度“织围脖”影响健康的例子比比皆是,近视度数加深,身体这疼那疼,颈椎病也复发或加重。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当这些情况出现以后,有的人会自觉减少上微博的时间和次数。其实,大可不必等到健康状况变差才意识到有问题,平时就应有所收敛,就要主动提醒自己,适时放下微博。

    很多“微博控”总觉得手机在响,因此时时去查看;不断地刷新微博、邮箱或网页;隔几分钟就查看有没有漏接的短信或者电话;忘带手机就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搜集到一些信息以后,再转发、交流出去,一旦没有这些,就会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因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典型的受困于信息强迫症的表现,尤以上班族常见。过度沉迷于海量的信息之中,不仅会迷失了自己,还可能使自己精神状态陷入焦虑症或者信息强迫症。

    有的人觉得控制自己不上微博是件难事,因为人们对于喜欢的事儿往往难以抑制。这些人不妨把减少对微博的依赖作为一个的练习把握自己机会。这个时候,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非常重要。控制自己的关键,是不纵容自己。如果上微博是为了休闲娱乐,应适可而止;如果是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尽量不上;一旦因玩微博而失眠或影响工作和生活,就要坚决与微博保持距离。另外,在利用微博了解信息、扩大交友的同时,记得把上微博的时间匀出来一部分留给家人、朋友,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与感受。

    如果感觉自己搜集信息有了强迫倾向,就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多参加一些其他方面活动,缓解这种强迫倾向。比如去爬山、去影院或音乐厅、去打球或者与好友聊天、看一本喜爱的书等等,都可转移注意力,使自己暂时脱离信息的海洋,在现实中拥有密切、和睦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减少在微博中寻求关注、交流与支持的行为。当然,这里也绝对不是让人彻底与信息绝缘,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信息,但只要不是过度沉迷其中、只要是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总是忍不住去搜集信息,看微博、发微博,难以抑制,看到信息就感到高兴、看完信息后又内心自责,内心的感觉和外在的表现会出现矛盾冲突,反复如此,就容易伤害到神经系统。长期如此,严重者可能因焦虑症、信息强迫症转而导致精神分裂,这就需要向心理医生或专业医院求助了。

    编辑/谭明, http://www.100md.com(谭珊珊)


    参见:首页 > 专题 > 热点 > 青少年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