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女性》 > 201312
编号:13710437
她不想长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健康女性》 201312
     陈奕迅说,朋友分两种,一种是OK朋友,另一种是好朋友,见过家长的才是好朋友。诺亚、鲍姆巴赫的电影《弗兰西斯、哈》里的弗兰西斯和索菲,是见过家长的朋友。

    她们是同学,友谊持续到了离开学校之后,住在一起,行动起居也在一起,每晚睡在同一张床上说着小话。这是看到的部分,看不到的部分,关于她们交情的深厚,都是弗兰西斯描述出来的:“我们像一对不做爱的拉拉”,“我们几乎是长着不同头发的同一人”。她后来谴责索菲的负心,论据也挺多:“我可是在你哭的时候抱着你脑袋的人,我给你买你要的牛奶,我知道你的药片都藏在哪儿。”还有,索菲去过弗兰西斯家过圣诞。

    俩人性格不同。弗兰西斯是那种热气腾腾的人,感受力强、反应快,说话也叮叮当当的,她负责让生活戏剧化,取悦自己和亲密朋友。索菲慢一点,阴郁一些,负责接招,以及付房租、打理家务、铺两个人的床,提醒弗兰西斯脱掉袜子上床。

    从表面看,索菲承当不起弗兰西斯的热情,不美也不机敏,但她懂得接招,这就够了。何况,埃克苏贝里说过了,一朵玫瑰是否美丽、是否有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王子倾注的热情。弗兰西斯在索菲身上倾注的热情简直触目惊心,她把索菲给爱蒙了:在旁人面前接到索菲电话,马上精神抖擞语调高昂;听到别人提起索菲,立刻顿住,表情空白片刻,随后就孜孜不倦地问下去,索菲在哪儿,跟谁在一起跟索菲在一起的人是她不认识的,她的表情又顿住,一秒钟里,表情从找虐过渡到自我修复,让人心碎。
, http://www.100md.com
    是因为友爱,也是因为弗兰西斯是那种永恒的少年,尽管奔三而去,还是沉溺于青春、校园、友情,对成人世界采取绕道走的态度,只想少年般地生活下去,用力在心灵上而不是在现实里,扎根在友情里而不是爱情和家庭中。索菲是她校园生活的见证,也是这一切的凝结者,她只要抓住这根稻草,似乎就能不掉进成年的泥淖里去。

    事实上,她也缺少应对成人世界的技能,在朋友面前机智幽默,在生人面前张皇狼犹。跟同事吃饭,说着不得体的话,笨拙地伸手取食物,突兀而庞大;请朋友吃饭,带了张不能刷的卡,中途狂奔出去提现,讷讷地解释说“我完全不是个大人”;遇到默默爱着她的男人,假装不懂,不停地给自己贴上“约会无能”的标签。索菲不是这样,她的世界很平稳,到了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工作、嫁人、生娃。她从弗兰西斯的生活里逃出去,大概也是为了脱离这个有点癫狂的微型青春乌托邦。

    她们处境上的差异,和这多半有点关系。弗兰西斯混得背,在小舞团里当替补,给小孩编舞,成天为住处和房租发愁;索菲在兰登书屋工作,后来觅得金龟婿,满世界游走,和夫婿回母校捐款。虽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但两个人的差异终究越来越大,那是停在原地的少年和成人世界的差异。
, http://www.100md.com
    还好,弗兰西斯像贾宝玉和林黛玉,够聪明,人情世故那一套,只要愿意也能胜任。最后,她接受了舞团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住处,坐在窗前,眼神还是那么明净。

    主演是格蕾塔·葛韦格,也参与了编剧,她和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创造了一部美好的电影,用黑白影像描绘巴黎和纽约,向新浪潮、向伍迪·艾伦和戈达尔致敬。也许是有女性主创的原因,细节和肢体语言的设计也相当讲究,有漫画的韵律。比如,女孩们往洗衣机里投着衣服,索性连身上的衣服也脱下来扔进去,还有弗兰西斯在街头奔跑,以及弗兰西斯在山路边抽烟,被守林员禁止,都是漫画式的溢出。

    最有趣的是,《弗兰西斯·哈》本身没给出太多褒贬,于是给了观众自我投射的方便。有人觉得这是女文青的悲剧,有人看出寂寞的坚持,有人觉得这是警示,有人羡慕傻人傻福。都没有问题,把电影当镜子照,最能照出入和人的差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