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常见问答
编号:46504
话说“号脉”
http://www.100md.com
     人们经常说的“号脉”,在中医学上叫做脉诊。它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重要内容,也是最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

    从现存文献记载看,至少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已经有脉诊的应用。《周礼》有“参之以九脏之动”的记载,意思是观察全身有关部位动脉的搏动。《史记》载:“至今言脉者,由扁鹊也。”认为脉诊始于扁鹊。一九七三年出土的马王堆医书《阴阳脉死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同时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诊“脉如三人参舂”,以三人舂米时的节律和声音来形容心律不齐的脉象,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心律失常的文献记载。 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对脉诊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大量的论述,如强调诊脉要在清晨、心神宁静时进行,提出以呼吸测定脉搏次数,并介绍了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气口、气口等诊法和三十多种脉象及其所反映的疾病,而且强调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反对“卒持寸口”。可见,临床上有的医生或病人认为单凭“号脉”就可以诊断疾病是片面的。

    秦汉时期成书的《难经》对《内经》“遍诊法”作了改进,将按头、手、足等九个部位,简化为只按手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即“独取寸口”。中医认为,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为气血汇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皆起于肺并止于肺,所以脏腑气血之病变可反映于寸口。这一诊法确立后,一直沿用至今。现代有人从全息生物学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和阐释。

    西晋王叔和撰著的《脉经》是集汉以前脉学成就的专著。它确定了寸口脉法的诊脉部位与脏腑分配,明确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名称与指下形状,提出了相类脉的鉴别,并总结了各种脉象的临床意义。此书对我国脉学影响最大,并远传日本、朝鲜、阿拉伯、波斯等国。

    脉理精微,高深难学,古人曾感叹“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为此,唐宋以后的医家写出不少通俗、图解、简要性脉学著作。通俗化脉书,如五代高阳生取材《脉经》,写成歌诀体脉书《脉诀》,易于咏诵,风行一时。图解式脉书,如十三世纪施发的《察病指南》,作者根据自己手指觉察出来的脉搏跳动形状,绘制成三十三幅脉影图示各种脉象。执简驭繁的脉书,如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言简意赅,概述了经脉的生理、脉诊的方法、各种脉的形态与所反映的疾病,以及各种疾病出现的脉象,成为后世学习脉法的入门读物。

    建国后,中医、西医、数理、工程等多学科结合,开展对脉诊的客观检测方法、脉象形成机理和脉图的临床运用等研究,在中医脉诊现代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