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93377
医家何能“但愿世间人无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23日 药材网
     最近读一篇小说时见到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读后品味再三,感慨颇多。

    悬壶为世人,良药济苍生。自古以来,医家都以解除病家疾苦为其行医的目的。有关资料证明,由于受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影响,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医学的目的就被定位在“济世救人”上了。到了唐代,一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名的《千金要方》中更明确提出并使用了“医德”这一沿用至今的概念。他在《千金要方》的首篇《论大医精诚》中指出,作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必须具备“精”和“诚”。他本人也身体力行,一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仁爱精神为准则,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形成了以仁爱救人、清廉正直、一视同仁、尊师重道、精勤不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医德。这种根植于民族沃土,闪耀着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职业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界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毋庸置疑,由于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传统的医德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导致许多人产生了价值目标选择和行为趋向上的困惑,致使一个时期以来,医德滑坡现象成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热点。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个人也应该把持住自己,不应让铜臭侵染自己的灵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济世救人,依然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精神的灯火。

    然而,话题似乎不应该到此为止。根据目前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哪家医院如果真的出现门可罗雀、药架生尘的状况,医院就得关门,职工就得饿肚皮。这样就遇到了一个悖论:即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面对这个问题,医院是在一以惯之地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的前提下,将传统医德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还是把利益驱动作为撬动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唯一杠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方针,通过提高社会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还是见利忘义,眼睛只盯着病人的钱包?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医疗卫生单位面前,不容回避。

    然而,真正走出二律背反的困境,还有赖于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如果真正到了社区发病率越低医院收入越高的那天,包括卫生界在内的所有人,就会真的翘首以待“世上人无病”、“架上药生尘”的情景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