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404
叫花传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5日 科学时报
     据司马迁《史记》讲,先秦时期著名医家扁鹊的独特医疗技艺,乃是得自异人长桑君的传授。因扁鹊礼待他十年有加,于是有一天: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不管司马迁采撷民间传说编写成的《扁鹊传》中的这段故事是真是假,但类似的事情却确实存在。

    我的故乡在三峡之滨——以“昭君故里”而闻名的湖北省兴山县。舅爷家世代为医,乐善好施。听父亲讲:某日有叫花上门讨饭,饱食一餐之后仍不肯离去,寄宿了一段时间。

    准备走时,他对我舅爷道:“我吃了你家这许多时光的饭,总要有所回报,以示感谢才好。你治病卖药,我传你些看病的本领如何?”随即言说一二。这时舅爷才意识到:遇到异人了!

    众所周知,技术与科学的不同点之一是技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在没有专利制度保障的环境下,工匠对技术持“保守”态度,显然就是十分自然与合理的了。医学中含有大量的实用技艺,可以说医生也是一种“工匠”——医者,治病工也。然而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中,业者的技术价值观却要比其他领域复杂得多。首先,确有一部分医疗技艺的持有者将其视为“换饭吃的本事”而持保守态度。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医学视为“仁术”,著书立说、广授生徒、自费刻印,甚至将有用之方刻石立于路边——概言之,希望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使天下之人皆能受惠于自己的医学知识。但另外还存在着一种深深影响技艺持有者价值观的理念:“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概言之,非其人而传,谓之妄泄天机;得其人不传,谓之失道。由于医学知识既是一种财产,同时又是一种学说,因此医学知识的传授便流露出与宗派具有“教义与财产”双重含义之“衣钵传承”相同的味道,尤其是某些在当时属于具有特殊意义的医学知识与技艺——例如脉诊。而当这种技艺的传授附带有“歃血为盟”等仪式时,宗派的性质也就更加明显了。
, http://www.100md.com
    第三种情况可以叫做“老师对学生的追求”。由于人命至重,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德,则越是握有高深技艺,就越可以用其搜刮民财,干预造化(例如堕胎、转女为男——

    不管胎儿的性别是否真的可以转换,但古代医生认为这是可以办到的。),甚至助纣为虐,夺人性命。因而为师者在选择弟子时往往会对“德性”如何有所考虑。同时,要想真正掌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医学技艺,还需要一定的“悟性”。正如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云,一个好的医生应该“行方、智圆、心小、胆大”。所以要想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继承衣钵的合适人选,绝非易事,不仅要靠老师去发现、去追求,还得有缘分。据说,在诺贝尔奖得主间呈现较高的“近亲繁殖”现象,也与作为获奖者的老师求贤若渴地“追求学生”具有一定关系。他们通常会以猎人般的眼睛搜寻“可以作为学生”的优秀人才,并将其网罗麾下、着力培养。从这一点讲,本故事中的“穷叫花”与身为科学巨匠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倒是具有某些人格上的相同之处。

    没有人知道那位叫花子究竟传了哪些“技艺”给我的舅爷,但他手中从此有了一种神奇的“布”——含在口中,任何疼痛皆堪耐受。
, 百拇医药
    发生在舅爷家的事,令我的爷爷颇为好奇。但舅爷却总是闭口不谈。被缠得无奈,才大致讲了些皮毛。

    爷爷最终没有问出“神奇之布”上究竟涂了些什么药,舅爷死了,昭君故里再没有人知道“神奇之布”的做法;叫花子走了,不知他是继续使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值得传授技艺的“有德之人”呢,还是觉得已然完成了传授大任而如释重负。“神奇之布”的制作方法大概真的再没有人知道了,这种“技艺的失传”是否令人惋惜呢?我看倒也未必。因为即便是其制作方法仍然为人知晓,当代大概也无法继续使用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再者,普鲁卡因等麻醉药已然完全解决了手术止痛的需要。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作为唯一存活下来的“传统科学”,其存活的“理由”并非在于某些特殊的“技艺”,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与近代医学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以此种思维方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当然,其中也的确不乏种种足以令世人瞩目的美妙技艺。

    ■文/廖育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