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信息4
编号:107010
心脏起搏技术有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2日 健康报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起搏研究室主任张英川副主任医师经过多年研究,采用右室流入道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实现了从非生理性到生理性的突破。经北京医学情报所查新证实,此项技术为国内外首创。

    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自1958年首次在临床应用以来,以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备受青睐。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技术不断创新,从右心室单腔起搏到右心室双腔起搏、三腔起搏,均朝着符合人体生理变化趋势发展。但是无论是单腔、双腔,心室起搏部位均位于右室心尖部,尽管它有许多优点,但它是一种非生理性的电生激动顺序,与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相反,对左心室收缩的协调性产生副作用,尤其对心功能不全或处于边缘状态更为不利。

    为了消除上述弊端,探索和寻找更好的右室起搏植入位置,使心脏起搏更趋于生理化,张英川副主任医师在从心脏解剖学、影像诊断学、心电学以及电生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多年来所做的单腔、双腔、三腔三房、三腔双室以及除颤起搏器千余例的临床经验,大胆尝试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入道室间隔部获得成功。这项技术是将一个小的脉冲发生器埋藏在胸壁皮肤下,通过电极与心脏相连,以脉冲电刺激控制心跳。它适用于心跳缓慢并且表现出症状的病人,对因心动过缓所致的晕厥、心悸等症状能得到极大改善。

    通过反复实验证实,右室流入道室间隔部起搏接近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心电图显示心室激动时间较短,QRS时限接近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心电图波群的形态与自身非常相似,右心室心尖起搏时出现的继发ST-T改变基本消失。(记者匡远深 通讯员卢晓娣),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