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信息4
编号:107213
“人工心脏”安置成功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9日 健康报
     上海东方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刘中民教授18日上午,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人工心脏”,为一名患晚期扩张性心肌病女病人安置成功。据德国心脏中心副院长翁渝国教授介绍,该“人工心脏”在中国安置成功,成为整个亚洲第一例。

    “人工心脏”(或称机械辅助循环系统)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主要用于心内直视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病人的心室辅助,或急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长期支持,以及晚期心肌病或无法纠治的先心病等待心脏移植期间的安全辅助。由德国心脏中心研制的人工心脏最长能支持病人700余天,安置后的病人可自由活动。有的待心肌功能恢复后即可拆除,有的则等待做心脏移植。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上海东方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刘中民教授在江西老区为病人义诊时,得悉于都县一名33岁的农妇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决定请病人到上海安置新引进的“人工心脏”。

    手术时,刘中民教授在德国心脏中心翁渝国教授的指导、协助下,先切开病人正中胸骨,作右心耳插静脉管、外主动脉插供血管,降温后使血液转流,建立体外循环。接着切开左心室尖,插入人工心脏引出管,由左下胸上腹壁引出体外;再从升主动脉根部插入人工心脏引出管,同样引出体外,最后再将两引出管端口分别接在一小巧、精制的“血泵”两端口,拆除体外循环,“血泵”透明罩立即呈现有规律的搏动,“人工心脏”的安置顺利地完成了。

    安置术总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术后,刘中民教授介绍说:“安置的人工心脏平稳工作,病人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他还说,此次“人工心脏”安置费用,是医院启用“爱心基金”进行的。(记者 胡德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