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烧伤 > 信息
编号:107791
我国烧伤治疗独具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5日 健康报
     谈到我国的烧伤专业的发展,钢铁工人邱财康的名字至今不能被忘记。1958年,当这位全身烧伤面积达89%,Ⅲ度超过23%的“硬汉子”,被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救治后,原来国外规定的烧伤面积超过80%无法治愈的鸿沟,被中国人跨越了!

    自此,我国的烧伤治疗水平始终一路领先。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郭振荣教授告诉记者,60年代末,北京、上海等5家医院,采用我国自创的早期切痂,然后在大张异体皮上开若干小洞,在洞内嵌入自体皮,处理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治愈了10位烧伤面积超过90%、Ⅲ度大于70%的严重烧伤病人。这个“佳绩”再度引起外国人的震惊!外国医生由衷地把这种方法誉为“中国法”。

    随着成功经验的推广,全国烧伤救治网络很快形成。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到现在,烧伤领域里无论对早期损害的认识,休克和感染的控制,还是修复创面、皮肤储存、吸入性损伤等等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进入90年代,我国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美国文献报道的66%的治疗水平。
, 百拇医药
    抢救烧伤病人要过几关,首先是休克关。针对病人烧伤后最初48小时内出现休克,我国烧伤界提出了休克期复苏的补液公式。随着经验积累和病情监测,又提出及时、快速、充分补液六字方针和三个目标。补液中第一个24小时和第二个24小时所需要的电解质、胶体、水分都有所增加,病人尿量增加了,同时综合治疗得到重视,山莨菪碱、甘露醇及大量维生素C、E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休克期复苏的效果。

    烧伤后感染犹如另一道“鬼门关”。以往“无菌隔离”壁垒森严,但仍然有许多病人不能渡过感染关。“摒弃传统做法,另辟蹊径!”专家们把眼睛盯在创面积极处理上。80年代,自体皮移植的“中国法”再度创新,大张异体皮加微粒自体皮,使两次手术成为一次。切痂时间由伤后4~7天提前到2天内休克期。进入90年代,这种方法又有改进,在去细胞异体真皮或去细胞异种(猪)真皮支架上,表面盖以自体皮,效果非常理想。这种力求从“源头”上减轻严重烧伤后瘢痕的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除早期创面处理外,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推动了抗感染的治疗水平。郭振荣教授告诉记者,在肠道三大屏障被破坏之后,细菌和内毒素会移位到血液和脏器里去的,内毒素移位只需15分钟,3~6小时就可达到峰值。
, 百拇医药
    如何把握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尺度,关乎整个救治方案。1991年,美国专家提出两个引人注目的观点:一是以脓毒症取代败血症;另一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我国学者在参考时发现,指征过宽了。于是,根据我国临床实际进行修改,如体温改为高于39度或低于36度,心率每分大于120次,而呼吸每分不少于28次等等,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烧伤中最凶险的并发症。对它的处理,我国烧伤界鲜明地提出:防重于治!著名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在研究它的发生机理时,首次提出“两次打击”学说,明确“严重烧伤”和“再伴有感染”是两个重要“祸首”。所以,采取良好的复苏、循环和呼吸支持、尽早切痂植皮等办法,都成为争取不出现“第二次打击”的关键措施。一旦出现“第二次打击”,立即跟进营养支持,保护内脏器官等等,可取得很好效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