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
编号:108082
精神病治疗与忌口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9日 健康报
     中医很讲究服药食忌。明代著名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服药食忌》中列举了28味服中药时需要禁忌的肉、鱼、菜、食,并明确指出:“凡服药,不可杂食猪犬肉、油腻羹鲋、腥臊陈臭诸物”。据此可以认为,中医强调忌口大体基于以下几种考虑:1、药物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有相互制约的作用;2、高脂肪、高蛋白等难以吸收的鱼肉等食物影响胃肠的功能;3、以腥臊味为主的食物中的某种成分可激活已被抑制的致病因子;4、陈、腐、冷、滑之物易损伤胃肠的吸收功能。

    笔者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鱼腥之物对精神病复发的影响最大,肉类则次之,曾治一患者,精神正常后在邻居家中吃了鲜鱼还不到3个小时就出现精神异常。另一患者用吐法治疗,精神正常近4个月,吃鱼的当天夜里就感觉胸中不适,颇似当初发病时的感觉。一位精神科医生亦谈到,有位病人在症状被控制七、八天的晚上吃了一条鱼,次日又急性发作起来。加大用药剂量治疗好多天才得以控制。

    有一位女性精神病患者,先用西药氯氮平、维思通等控制住症状,续用吐法治疗15次,吐出痰涎6000多毫升,临床痊愈,停用所有药物。半年后,在吃了蟹、蛇等鱼腥物的第二夜即开始失眠,第6天复发。疑心妄想、频繁照镜子等症状相继出现,又用吐法治疗35次而愈。现停药已近8个月,一切正常。

    以上所举虽系个案,但依笔者的经验,除了中西医共同主张禁忌的茶与咖啡外,鱼、肉对精神、神经症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治疗精神、神经症,一律嘱其忌食鱼腥一年以上,肉类三个月以上,并强调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吐后最好以萝卜煮米汤调养为佳,严禁食用炙灼厚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痰迷心窍则精神失常,顽痰存在体内可导致强迫、抽动、多动等所谓的“怪症”发生。而痰的生成既与喜、怒、惊、恐的七情及风、火、寒、温的六淫有关,又与气血、饮食有关。中医有“鱼、肉生痰火”之说,而火旺又能生痰。可见鱼、肉与精神、神经症的治疗有关。

    曾有文章指出“蛋白质摄取过多,可有脑损害,精神异常”。依据是:摄取超过需要的蛋白质时,经过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残留很多有毒的代谢残余物,进而引起身体中毒,酸碱度失去平衡(酸度过剩),营养缺乏(一部分营养被迫排出),使尿酸积蓄。而肉、鱼类,特别是牛羊肉属含嘌呤高蛋白膳食,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大量尿酸。儿童精神病学家林节在《现代儿童精神病学·抽动障碍》中说,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血液中尿酸增高。此外,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Cade在用豚鼠做实验中发现,躁狂症患者的尿毒性较大,并发现有毒物质是尿素。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尿酸可增加毒性。在确认后,终于研制成能降低尿酸的碳酸锂,并试用于临床。60年代中期,碳酸锂治疗精神病被世界广泛接受。由此可见,尿酸与躁狂症及抽动—秽语综合征有关,而蛋白质含量极高的鱼、肉则可产生尿酸。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和耐受量因人而异。因尿酸偏高而患病的人,即使食用的鱼肉并不多,也可能已属超量摄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