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
编号:108927
治好“独生子女综合症”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16日
     《解放日报》 三年级的张明缘原来是家里的“小太阳”。不说别的,开家长会时,别人都是一个家长出席,他家却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四人齐上阵。虽然家里常“开小会”,讨论他的教育问题,但孩子一句也听不进,爸爸妈妈没一点辙。不久前,他们终于下了决心,把张明缘送进寄宿制小学:让寄宿生活改变他的“独生子女综合症”。

    记者从本市各寄宿制学校获悉,集体生活对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从娇生惯养的“白雪公主”变成普通的“灰姑娘”,“与人相处”成了每个孩子的必修课。集体生活矛盾不少:谁睡下铺,谁睡上铺?爸爸妈妈给我带了好吃的,给不给同学吃?开个玩笑,别人不接受怎么办?从最初的和平相处到后来的和谐相处,家长们普遍发现,孩子们慢慢地变了,“娇”“骄”二气明显减少。新世纪小学的日本孩子上野光亿,初进学校时性格急躁,常常推搡同学。老师发现“攻击性”行为背后其实是急切渴望交流的心情,在反复教育下,他对同学友善了许多,还交了不少好朋友。

    眼里有别人,心中有集体,寄宿制学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生活中,“独苗苗”们感受到了兄弟姐妹般的温暖:生病了,同学为自己关窗、盖被子……记者发现,寄宿生普遍没有“星期一恐惧症”:每周可以重返学校,交流双休日获得的信息,难道不是件快乐的事?

    此外,寄宿生活一举打破“包办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成绩滑坡是学生住宿初期的普遍现象。原来由父母每天“陪读”的学生,突然失去了“父母”这根重要拐杖时,成绩怎能不下滑?一位老师一针见血:这不是下降,而是“蒸发”。寄宿制学校学习氛围好,竞争意识强,没有父母的叮咛,孩子们只得依靠自己的努力。新世纪小学的朱征晟虽然只有三年级,记起英文笔记像模像样,要点、重点一清二楚,周末回家后还主动告诉父母,这个星期学了什么,准备再加强些什么。田家炳中学的老师反映,在分数“蒸发”到低于普通班10分左右的“底线”后,寄宿班的成绩又“反弹”到较高水平。许多家长欣慰地说,寄宿制让孩子懂得了学习的正确目的,这比学习成绩本身更重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