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607
聚元号里的杨文通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杨文通老人今年70岁高龄,但仍然能开40磅的硬弓、使五尺长的雕翎箭,双手灵巧,身板硬朗。杨文通的祖上是清朝京城八旗军专门打造兵器的工匠,擅长制作弓箭,心灵手巧,颇有名气。清光绪年间,西方洋枪逐渐传入中国,清兵开始装备火器,清政府开始放松对打造兵器的控制,许多工匠流落民间。杨文通的祖上也离开兵器营,在北京开办了聚元号,靠制作弓箭为生。一张弓看起来简单,其实学问很多,杨文通几代家传,深知其中奥秘。

    聚元号当年很红火,打这里出去的硬弓长箭曾经销往许多国家。有一年蒙古国到中国来寻找制作良弓的高手,百里挑一地选上了杨家聚元号的弓箭,如今,虽然弓箭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少,可是老人仍然舍不得丢下手中家伙。

    杨文通的儿子原来是出租车司机,收入不错,可老人说服了儿子,回家学做弓,好继承祖上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做弓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力气活,自己年纪大了,要求儿子这个帮手。这些年,有不少地方开设了谢箭俱乐部,人们又开始喜欢上这个古老的玩意,传统的弓箭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杨文通希望儿子不仅仅学会自己的手艺,还能在这个行当中有所建树。明年在中国要举行一个由英国人倡议发起的中国弓箭国际研讨会,杨文通父子也是大会特别邀请的代表。

    做弓箭这行有一句行话,有多大的力气做多硬的弓。如今杨文通老人制作的弓箭,仍然能在60米之内射透两厘米厚的木板,令人惊叹。要说老人的聚元号到今天已经经历了200多年了,200多年这门手艺传到今天不容易,制作弓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多诀窍,写一写能成一本书,老人希望它能传下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