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14
中国传统医学研究进展和趋势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中国传统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应用科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它是融会和交叉人文科学可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它之所以不是历史陈迹,相反却具有继往开来的强大的内在力量,是因为它放射着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所积累的非凡智慧光芒。在今天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中,它仍然充满活力,造福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并已开始逐渐被西方国家所理解、重视、研究、甚至采用。

    作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儿女,对于我们祖先流传给我们的这一份珍贵的科学宝库,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是理解、学习、继承、创新、发展和超越。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使之现代化,臻于更加完善,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医药界同道共同为之奋斗的、永恒的主题和任务。

    研究进展

    45年来,中国传统医学界的中西医务人员孜孜不倦、艰苦奋斗,为继承和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研究进展,至少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 百拇医药
    治疗学概念上的若干更新

    改变了宫外孕必须紧急手术的定论 过去一般认为宫外孕一经确诊,当需立即手术。中西医结合研究人员以气血相关理论分析认为该病属气机阻滞的“少腹血瘀证”,应用理气活血的方药竟使80%以上的患者免于手术。

    “通里攻下”方药,一般可常规用于急腹症治疗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学说,以承气汤类、陷胸汤类及温下方剂等辨证应用,使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及胆道感染非手术率明显增多,并证明了承气汤的肠屏障功能。

    改变了现代医学关于骨折治疗必须“广泛固定”、“完全休息”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疗法取中西医之长,归纳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的原则,在数以万计的临床病例实践中,证明可克服前者愈合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缺陷。近年并从力学原理对机制作了进一步阐明。

    活血化瘀方药既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也克用于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 近年进一步证实可用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有助于血肿的吸收。凡辨证有血瘀征候者,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也可应用。从整体到分子水平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 百拇医药
    肯定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药减轻肿瘤病人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效用 以扶正培本为主,辨证结合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治法方药,有可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疗程,改善全身及消化道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实践证明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

    补气药抗病毒保护心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基于正气不足导致病毒侵害的认识,用黄芪极其活性成分证实有肯定效果,既可扶正(减轻病毒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也可祛邪(抑制病毒的进一步繁殖)。

    新型抗虐药对惯用抗虐药的冲击 青蒿素为一具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为新型抗虐药,改构的蒿甲醚对部分氯喹耐药者仍有效,为抗虐史上的新发展。

    菌毒并治概念的提出和严重感染、败血症病死率的下降 结合西药抗生素的杀菌抑菌作用和中药清热解毒药抗毒解毒,进一步提高了严重感染性疾病包括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疗效;这类中药抗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均得到佐证。
, 百拇医药
    宏观微观结合辨证,辨病辨证结合论治的发展 全国大量实践,从各个系统疾病的现代医学检查所见与中医宏观辨证所见互参,丰富了对疾病的全面认识,进而做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

    免疫性不孕症经微观辨证确认当用滋阴降火纠正 宏观辨证认为此类患者并无肾阴虚的表现,多属肾阳虚。但微观所见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及抗透明带抗体,示免疫功能异常为肾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丸可有81%获上述抗体转阴,25%可获妊娠。

    针刺镇痛辅助麻醉理论及实际的肯定 针刺针感(得七)及不同频率针刺可引起不同种类阿片肽释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神经化学物质释放,起到辅助麻醉作用,并在近年肾移植术、喉再造术、胃大部切除术及后颅凹手术的应用进一步得到肯定。

    经络学说研究进展,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肾主生殖,脾主运化,及心主血脉等理论研究进展,分别为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不少新的发展。
, 百拇医药
    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就

    阴阳学说有内分泌激素、环核苷酸代谢、物质能量代谢及免疫状态辨证联系的部分探明。

    气血学说于内脏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性及血栓栓塞间的联系的部分探明。

    藏象学说中,心本质与心血管功能;肺本质与肺功能;脾本质与消化功能、消化酶水平、电解质代谢、肌细胞代谢状态以及植物神经功能;肝本质与植物神经功能,以及疏泄胆汁有排邪解毒功能;肾本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性腺、甲状腺的联系,以及与骨代谢、微量元素代谢等的联系的部分阐明。

    虚实概念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及能量代谢间的联系。

    寒热概念与热量不足或过盛,以及与神经及内分泌状态间的联系。

    中医体质学说与遗传因素、免疫特性、组织蛋白结构以及代谢类型的联系。
, 百拇医药
    治法如补肾、补脾、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法的部分原理阐明。

    脏腑之证、阴阳气血之证、方证等不同证本质研究有一定阐明。

    从世间医学角度研究了天人相应理论,并有所阐明。

    客观化研究舌诊、腹诊及脉诊的若干应用和理论进展。

    经络感传现象及针灸作用原理的部分阐明。

    二、趋势展望

    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交叉融会的更高立体层面上促进中医现代化,以使中国传统医学继续屹立于世界医学科学之林,为防治疾病、促进社会进步,为人类做出新贡献 传统不仅仅简单地和古传统划等号,古传统属于传统范畴,传统还应包括近代和现代发展的世所公认的传统内容。传统应当是一代一代地成长、新生,分析和综合的创造发展过程,一旦失去创造力,没有创新精神,传统也会枯萎。人文含民族意识,科学抱全球概念,我们继承发展中国传统医学时,不应当忘记二者的协调以及各学科间融会交叉,并保持和发展自己固有的学术精粹,走向世界;也就是人们概括今天中国传统所面临和承受的“欧风汉骨”、“东学西渐”的现实。
, 百拇医药
    强调继承的系统性,在继承和促进临床实践迈出新步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有惊人的魅力,有指导临床实践的功力,必须系统继承。但学术继承还应保持科学理智,做到不泥古和不食古不化。尤其时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尚不尽完善,基本概念中也存在若干含混和不确定性,也影响了现代各学科以及国际上的交流,需要在发扬不离宗的前提下,做出认真的梳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这一道理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能更好地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

    寻找和发现更多的中西医学交叉点和结合部,实现理论和临床上的飞跃 在实施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辨病辨证结合过程中,应当大胆结合当代新进展,与我国传统医学相结合,提高疗效,做出新成绩。例如过去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人员曾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热毒”本质出发,先后采用牛黄解毒片及青黄散(均含雄黄)和含砷制剂静脉给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效果。由于结合当前肿瘤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的理论,新近进一步发展了氧化砷诱导凋亡的认识,为国际血液学界所承认,丰富了治疗手段和理论见解,提高了疗效;而疗效的提高是中医学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 http://www.100md.com
    病证规范化、标准化及病证实质的系统整理研究 证候命名不统一,病证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当前病证实质研究、临床规律研究及科学评价效果,并提高可重复性方面的重大障碍,必须下大力气一个病一个病,一个证一个证落实解决;有人主张以证统病,也有人主张以病列证,都可探索。现在对肾阳虚证的下丘脑定位认识,肝阳上亢的交感胺介质及受体调节环节问题,脾虚及健脾药理气药对消化动力学理解等均有进展,应当知难而进,在理论上逐个突破。

    高新技术切入的成分显著增大 现在已在应用基因水平改造天花粉蛋白和紫杉醇等方面取得进展,以减少其毒性,增强其药效活性。设想将在植入基因植物技术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兴起新复方的研制。在研究方法上,也应当有更大的发展,王世真院士倡导应用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技术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是十分值得重视的思路和现实。

    全面振兴我国传统医学 从基础理论到实际临床,从学术研究到开发到占领国际市场,从原料药、饮片到半成品到成品质控及剂型的刷新,从药用植物到昆虫到海洋药物等资源的研究开发,从有毒药物的研究开发到突破,从理论及临床研究方法上学上的更新,包括诊断疗效标准的更新,血清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和改进,都可望展现出崭新的美好前景,并获国际学术界认同。
, 百拇医药
    中国传统医学的出路在于现代化。与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结合是重要的战略方针。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式可以是多态性的,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是动态性的,必须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从而不断呈现新的高潮;在这里,我们提倡开放、进取的精神,不采取封闭、保守的心态。让我们展开双臂,迎接中国传统医学全面振兴的新世纪的到来。

    最后,我希望有机会听到以下几个问题的不同见解:

    中国传统医学怎样才能再写辉煌?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最应受到重视的课题清单都有哪些?

    下一世纪应该吃/用什么样的中药?

    在哪些重大疾病上中医药最有希望突破?

    怎样处理好模糊性思维和定量科学间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