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363
布依族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布依族医学概述及发展史

    内容简介:

    布依族世代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是贵州土著民族之一。在治疗潮湿山区的多发病、常见病方面有较好疗效。由于它没有本民族文字,它的医药继承主要靠祖辈相传、徒承师艺等口传心授的方式。随着其他民族医学的发展,布依族医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详细内容:

    布依族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古越人,史称“百越”。布依族属“百越”族群系的“络越”支系。他们世代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是贵州土著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同疾病抗争,从当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寻找并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用药经验,并摸索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在治疗潮湿山区的多发病、常见病如风湿、跌打损伤、骨折、月家病、疔疮及内科杂病等多方面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民族方药与诊疗方法。但由于布依族自古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语文字,医药继承主要靠祖辈相传、徒承师艺等口传心授的方式。许多医药经验未能很好地继承下来,甚至有许多好的经验与方药因之失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布依医药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伴随着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布依族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医药经验,尤其是明清两代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苗族医药伴随苗族向贵州及其东南地区的迁徙,对布依族医药影响较大,加之伴随近现代汉文化的渗透,布依族医药也一定程度地受到汉族医药的影响。

    布依族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内容简介:

    在布依医药中,跌打碰撞;饮食不调或服食药物不当;不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人体内精、气、血相互碰撞绞结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这些关于疾病成因的观点说明布依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已从最早的神鬼论中解放出来。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从望诊、问诊、脉诊、摸诊等方法来进行。

    详细内容:

    布依医认为人类的疾病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跌打碰撞;饮食不调或服食药物不当;不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布依医还认为人体内精、气、血沿血管流动而循环往复,自然相存,互不相碰,碰撞绞结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这些关于疾病成因的观点说明布依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已从最早的神鬼论中解放出来。
, 百拇医药
    布依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望诊、问诊、脉诊、摸诊等方法。望诊包括望面色、望毛发、望眼睛、望小儿指纹、看米等;问诊主要包括问病人饮食起居、问起病原因、问起病时辰、问病痛部位等;脉诊较为简略,有以单指按寸、关、尺脉的,有以三指取肘窝中部三条并行筋脉的,也有按寻四肢筋脉长短缓急以明病情轻重的;摸诊主要是针对骨折、疔疮之类,有摸骨折部位,摸包块大小及包块是否游移,也有摸寒热等。在布依医的诊断中,有许多诊疗方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诊断心脏疾患时所用的看米法,是取一碗米令病者向碗中吸气,米粒立起多者,说明中气未损,病情轻缓易治;米粒立起少或完全不立起者,说明中气亏损甚至耗竭,病多迁延难治或病情危重。又如望汗毛法,是仔细观察病人的汗毛生长情况,有“顺者生,逆者死”的说法,经验丰富者对于病情的危重程度判断非常准确。在诊断关节拘紧疼痛是否风湿时,采用玉石刮擦疼痛部位,起路者(痛处见青或红色脉络)则诊为风湿;起米者(痛处起青或红色小颗粒)则不是风湿疼痛。

    在布依医中,有“七十二惊风,三十六癀”之说,合称:“一百单八症”,说明病症的繁杂。具体的病名分类上又有疔、癀、风、痧、蛾、寒、症等多种名称。疔,指起于局部皮肤,有红肿而形小根深似钉的硬结的一类急性感染性病患,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天门疔、地门疔、丝疔、脉门疔、乳脐疔、飞疔、漏气疔等几种,治疗上多采用手术切除加以鸭脚板等草药外敷的方法;癀,指发于皮肤深部,有硬结,偶可见皮肤局部红肿,临床并见全身冷热证候的一类疾病,根据病变部位和病灶形态的不同又分为巴骨癀(病轻者称巴骨燕)、走游癀(又称串皮癀)、枕耳癀、锁喉癀、粑粑癀、竹姜癀、冷骨癀等几种;风,主要指肢体抽搐并伴有神志不清症状的一类病患,又分为母猪风、马上风、半边风、野猫风、鸡爪风等多种,也有风湿疼痛疾患称“风”的,如海底风(痛风);痧,泛指以肚腹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患,根据寒热轻重和伴随症状的不同分为冷痧、热痧、绞肠痧、羊毛痧、舌痧(舌下可见两条青黑色筋脉者)等几种;治疗上采用刮拍、指尖放血的方法来理顺血脉,缓解疼痛,并佐以草药煨水内服以巩固疗效;蛾,指伴有寒热交替,局部疼痛的急性炎症,某些蛾兼具有传染性,蛾有上三蛾、下三蛾之分,包括舌蛾、白蛾、飞蛾等几种;寒,指机体多个病变部位连贯发生寒痛症状的一类疾患,如六连寒、七筋寒等;以症命名的疾患主要有蓝蛇症、蚂蚁症、耗子穿心症、黄麻症、鱼鳅症、岩鹰症等几种。除此之外,布依医中对于其他内、外科疾病的称谓多与中医对病名的称谓相似或相同,对月家病中妇女红、白带下或男子红、白尿均称红崩、白崩,遣方用药上多有相似之处。
, 百拇医药
    在布依医中,还存在着同病异名的现象,如在大部分地区称“羊癫风”为“母猪风”、“马上风”,而在罗甸县因治疗“羊癫风”类疾病用岩鹰爪磨水内服而有称“岩鹰症”的。

    特色医疗疗法

    内容简介: 骨折复位

    详细内容:

    骨折复位

    布依族医药治疗骨折时采用先对骨折部位摸捏复位,再以复方草药捣绒外包,并上以夹板固定,配合内服草药以增加疗效,此方法以复位消炎去痛,外治内治并举而取效,方法先进 ,一般两周至一个月即可治愈,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重度粉碎性骨折及断指方面功效更佳,一般能使患者肢体恢复功能,少有后遗症。

    布依族医药介绍

, 百拇医药     布依族主要聚居区位于温带--亚热带气候圈中,布依所用药物与其生活地域密切相关,许多药物资源具有明显的温带--亚热带的植物、动物特征。如黄草、岩豇豆、果上叶等。据不完全统计,布依医所用药物约有1000余种,其中植物药约占90%以上,较常用药物约有200余种,除大多数为本地区所产草药以外,也有少数引进或引种的品种,如草蔻、苏木、砂仁、胡椒等。布依族常用药物中有部分地产大宗药材。因疗效确切,用较广,已成为商品进入流通渠道,为其他兄弟民族防病治病所应用,如黄草,倒提壶、灵香草,艾纳香等。其中黄草曾大量调往省外,在黔西南州府兴义有一地即以“黄草坝”命名,可知当年黄草产量之盛。

    1949年前,贵州省罗甸县因盛产艾纳香而出现了许多生产冰片的作坊,1949年后统一规划,使该地区的冰片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布依药的研究开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49年,全国第一个布依族新药“益肝草”冲剂,经贵州省卫生厅审核批准面市,标志着布依药物资源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布依族医学机构

    黔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立〕

    黔奇乙肝病研究所〔私立〕

    黔西民族南医药研究所〔民办〕

    专家推荐(暂无)

    布依族医学书籍(暂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