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083
“医托”盯上农村病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武汉晨报

    受骗者自述

    “是记者吗?能不能来一下,我的乡里亲戚在同济医院门诊看病,被人‘笼’到机场河花掉几百元换来包‘黑药’。不知能不能吃?”

    记者赶到这位读者家中,蔡甸来的梁某沮丧地细诉了被“笼”的经过:自己患了脉管炎,在当地没治好,便和爱人一起到同济医院就诊,在专家挂号处排队时,边上有40多岁的一男一女主动与他们搭话,当对方得知患的是脉管炎时,那妇女便惊诧道:我爱人也得过这病,比你还严重,在这里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后来到“机场河门诊”××专家那里没花几个钱就诊好了,现在还可以挑粪呢。

    妇女的话引起了梁某的注意,梁想:农村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上大医院,突然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何不试试。

    梁某拿着那妇女写的地址,忧郁多时的心情一下子舒展了。

    下车后,梁某见机场河站青年路348号楼房前有几个醒目的大铜字“机场河门诊”。上了二楼“诊断室”,挂号10元,一位50多岁的女医生给他看病后,收了380元,用黑袋装了包草药给他。

    梁某出门后心里直犯嘀咕:这包药无牌无号能不能吃啊?

    第二天,他们又找到同济医院,想请教那两位“救星”,却发现他们在挂号处不断地“笼”病员,这才知道上了当。

    记者暗访

    闻此,接下来的20来天时间,记者乔装成病人进行了暗访,发现有10多个男女在同济医院“做笼子”拉病人,操的是周边郊县口音,年龄大都在30岁—50岁左右,他们打扮成病人模样,下手对象大多是农村来的病人。

    仙桃干河的张又祥得了皮肤病,被一对“医托”盯上后,也踏上了机场河路。

    据记者目击,每天上午被“笼”的病人不少,每“笼”到手一位,他们派人沿途指路、跟踪,一直过了体育馆天桥上了专线车才放心。

    记者驾车跟在被“笼”的病人后面,见他们一个个都进了“机场河门诊”二楼的诊断室,出门时也是拎着黑袋装的一包药,一副怀疑的神情。

    市卫生局医政处的负责人说,他们这种“医托”行为是非法的,严重危害了病人的权益,耽误了治疗期,执法部门将予以打击。

    记者又在“机场河门诊”所在的大院内了解到,这个搞“医托”买卖的“门诊”在那里租房已经两年多了。 (策划人张宁 记者王浩峰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