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489
科技工作者应预防“信息污染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4日 人民网
     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新书60余万种,新增期刊近万种,发表科技文献500多万篇。现代知识信息传递之快,更替之勤,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大量信息未经处理,盲目输入人的大脑,会给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面对计算机、通信卫星、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时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大脑皮层信息输入输出失衡,心理不适应的现象。一种被现代医学称为“信息污染综合征”的新病正悄然侵袭人们。

    国外一位现代病研究专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让一组愿意接受试验的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没过几天,这些受试者都患上了偏头痛。而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惊人的,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由于有些人不善于分析处理信息,以致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后,大脑受繁杂的信息干扰产生生理病理改变,出现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临床表现,严重的可导致紧张性休克。这些由信息污染引起的症候,便是“信息污染综合征”。

    据报载,在日本闻名世界的科学城筑波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常出现寂寞、心情压抑、沮丧、疲倦、紧张、性情孤僻等症状,医学家称之为“筑波病”。此病的发生就是由于一些人对超负荷的信息缺乏适应和承受能力,导致大脑皮质信息输入与输出平衡失调,引起“信息污染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在多媒体时代,信息污染将会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预防“信息污染综合征”,信息使用者要提高识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使繁杂的信息条理化、程序化、趣味化,以利于信息的消化吸收。同时,生活要有张有弛,让大脑得到休整。

    此外,适度的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规律而充足的睡眠,也都有助于防止“信息污染综合征”的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