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癌症知识
编号:124785
癌症:吓死还是病死?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7日 网易
    据2001年6月26日《广州日报》一篇题为「35岁所长被癌症吓死」的报道,讲述了一位35岁的乡村税务干部在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自己患上肝癌,回家一周后便离开人世的病例,并提出「肿瘤患者究竟是因癌细胞扩张而死还是过度恐惧而吓死」的争论。癌症真能吓死人?应如何看待这样的争论?我们来看看著名的肿瘤专家管忠震教授对此所作的分析。

    这一标题是广州某大报纸提出来让读者讨论的。其实,我对报纸出这么一道题来进行讨论感到有些惊讶,在我看来,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已知道,癌症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不管你怕还是不怕,如果未经有效治疗,都可能致命,换句话说,癌症的严重性在于疾病本身,而主要不在于对它的恐惧。

    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为甚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讨论呢?读了该报健康论坛栏目编者的短文,大致了解了原委。该短文中说:「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癌症还属于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几乎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我不得不指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肿瘤界常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疗,三分之一的癌症治疗后可减轻痛苦。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的统计表明,确诊的癌症,约有接近50%的患者可能治愈。患了癌症并非都是不治之症,癌症患者应及早就医,争取治愈的机会。虽然肿瘤学界对此作了不少科普宣传,但看来宣传的力度还很不够,以致公众及传媒仍有「不治之症」的印象。
, 百拇医药
    中国癌症的治愈率稍低于一些欧美国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常见肿瘤的类型并不相同,其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早诊早治率较低,不少患者诊断时己属晚期。癌症的早诊早治非常重要,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但即使发现较晚,也并非全部都是不治之症,应采取积极治疗的态度。

    心理因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无可否认,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心理因素的作用。心理治疗应该是癌症治疗的必要补充或合理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而绝不能取代对癌症本身的有效治疗,即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及生物治疗)。事实上,只有医师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掌握先进的学术信息和治疗技术,采用最合理的有效治疗,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能逐渐减轻以致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不采取合理积极的治疗,单纯口头的安慰是不起作用的。

    面对癌症,应当象面对人生的任何困难与挫折一样,既要认识严重性而认真重视,又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勇敢与之斗争,争取治愈或在可能的条件下取得最光明的前景。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为反正是不治之症,采取消极、放弃的态度。

    癌症虽然夺去了不少的生命,但看看你周围的同学、同事、亲人、朋友,应该也会发现有不少患过癌症,经过治疗后仍然在工作,在享受着宝贵的生命。随著医学科学的进步,癌症的治愈率肯定还会逐步提高。我们没有理由悲观,而且我希望下一次报纸的讨论议题不是「癌症是病死的还是吓死的」,而是「我的癌症是如何治愈的」,让那些战胜癌症的朋友们介绍他们与病魔斗争的经验,这样的现身说法,会把生命的阳光带给更多的癌症患者。

    百灵健康网,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