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内科护理
编号:124918
尿路感染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8日 林琳护理网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泌尿系感染常见于女性,以生育年龄妇女、女婴、老年妇女及老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8。

    1、病因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也可有霉菌及其他病原体。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杆菌最常见,约占80%以上。其余还有变形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厌氧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是侵入途径可分为:上行感染,细菌由尿道进行膀胱,并由膀 胱、输尿管逆流进入肾盂,再侵入肾实质;血行感染,各种菌血症、败血症时,细菌可通过血流先侵入肾实质,然后蔓延至肾盂,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病变多为双侧;直接感染,膀 胱或肾附近组织和脏器的感染直接蔓延至膀胱和肾脏,或因导尿、逆行肾于造影,器械感染,膀胱或肾附近组织和脏器的感染直接蔓延至膀胱和肾脏,或因导尿、逆行肾于造影,器械污染将细菌直接带进膀胱或肾盂;淋巴系统感染,主要是右肾与其周围右半结肠、盲肠、阑尾之间有淋巴管相通,膀胱炎时细菌可由输尿管周围淋巴管到达肾实质,引起感染。
, http://www.100md.com
    2、临床表现

    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临床上可分两型: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膀胱炎):按发病的缓急及特点又可分为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膀胱炎:

    ①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混浊尿(尿中有大量脓细胞),偶有血尿。尿痛多以排尿终末有小腹部疼痛或压痛。

    ②全身症状,一般无发热或偶有低热,除乏力外无其他症状。

    (2)慢性膀胱炎:有急性膀胱炎史,反复发作及长期存在尿频、尿急等症状,但较急性膀胱炎轻。尿可轻度混浊(有少量脓细胞、红细胞)。

    (3)急性肾盂肾炎:

    ①肾盂肾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故多伴有膀胱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胀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大部分病例有腰痛并向会阴部、大腿内侧放射,肾区有压痛或叩击痛,少数患者症状可不明显。
, http://www.100md.com
    ②全身症状:突然起病、寒战、高热,热型一般为弛张热,也可为间歇热,体温多在38.5~39℃之间,也可高达40℃,并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有腹痛。

    ③实验室检查:尿沉渣可见白细胞、脓细胞、及小数红细胞,尿蛋白一般在(++)以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在1g以下。尿沉渣涂片染色找细菌,急性期阳性率很高,对确诊及选择治疗方案较为重要;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如菌落数超过10万个/ml,表明有泌尿系感染存在,在1万~10万个/ml之间,且为同一菌株,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分叶核及单核白细胞比例升高者,有诊断价值。

    (4)慢性肾盂肾炎:

    ①反复尿路刺激症状。

    ②持续或间性血尿。

    ③部分病人面容憔悴,倦怠,食欲减退,低热,体重下降。
, http://www.100md.com
    ④后期病人可有高血压、贫血、肾小管功能不全及夜尿增多等。

    3、诊断和鉴别诊断

    (1)尿路感染的诊断: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尿液应在膀胱中保留4~6小时以上),菌落计数≥100×103/ml。

    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检查,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10个或有尿路感染症状。

    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可确诊。

    ④正规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并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

    ⑤尿细菌数连续两次在10×103~100×103/ml之间者,结合临床也可确诊。
, 百拇医药
    以上具备①+②或①+⑤均可确诊。

    (2)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此检查为细菌侵犯肾组织产生抗体反应,这种特异性抗体逐渐包裹在该细菌的表面,包裹有抗体的细菌从尿中排出。

    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③参照临床表现,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于肾炎。易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3)与尿道综合征相鉴别: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多次小于100×103/ml,尿中每个高倍视野红、白细胞数小于10个。
, http://www.100md.com
    4、治疗和护理

    以控制症状,消灭病原体,去除诱因、防止复发为原则。

    (1)一般治疗及护理:尿路感染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方起床活动。饮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高热、消化道症状明显可静脉补液。嘱病人多饮水,每日入量大于2500ml,多排尿,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500ml以上,以便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对热、头痛及腰痛者给以退热镇痛剂,尿路刺激症明显者予以对症治疗。

    (2)正确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留取清洁中段尿培养时应注意先用肥皂水冲洗外阴,顺序为阴阜及两大腿内侧周围皮肤、两侧大阴唇、两侧小阴唇、尿道口及肛门。嘱其排尿,前一段尿弃之,然后无菌培养瓶接取中段一部分送检。

    (3)抗菌药物治疗: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为:抗菌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肾组织、尿液及血液中有较高的浓度及副作用小,对肾损害小或无损害的药物。
, http://www.100md.com
    急性肾盂炎时可使用疗效较好的口服药物,如氟哌酸、氟嗪酸等,抗菌药物在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后应继续使用3~5日,停药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共2~3周,若均为阴性,即为治愈。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盂肾炎处理;反复发作时,应积极寻找诱因,并加以治疗,予小剂量抗菌药物,参照药物敏感试验、联合、间、交替使用,每疗程两周,总疗程2~4个月,可减少复发;对合并血压升高者应予以降压药。

    (4)适当调整尿液的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与细菌的生长及抗菌药物的疗效有关。如酸性尿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的生长繁殖。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在碱性尿中作用增强、呋喃旦丁、多粘菌素在酸性尿中作用增强。因此根据细菌种类、抗生素不同,随时调整尿液的PH值。碱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氢钠1g,每日3次;酸化尿液可用维生素c1g,每日三次。

    (5)预防: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尤其是女性应注意经期、孕期、婚后卫生,婴儿期要注意尿布及会阴部卫生,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泌尿系器械检查。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发生逆行感洒。患急性肾盂肾炎治愈后一年内应严格避孕;同时应增加营养,多饮水,勤排尿,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有原发病者如尿路梗阻应积极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