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精神疾病 > 信息
编号:127213
拓宽心胸说妒忌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9日 上海心理热线
     八十年代西方有些国家对高收入或超高收人者征收“妒忌税”,目的在于避免引起别人妒忌。出于同样目的,德国人把经济收入作为机密看待,互相不允许打听工资。古代中国和西方教会都把妒忌看成是人类的一大罪恶。显然,竞争社会中,妒忌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人妒忌别人的钱财和物质,越是有钱的人越会妒忌别人,因为世上总有更富的人存在。一个人如果没有钱,他就总想有钱;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多钱,他还是总想着钱。30年前奥地利造桥工人中有一批从事高空危险工作的人,他们享有“高空危险补助”,然而这一待遇却引起了在下面作业的工人的妒忌,他们崖于是闹起罢工来,直至获得“对‘无高空危险补助’的补助”才罢休。有的人妒忌别人的才干,《三气周瑜》中周瑜始终妒忌诸葛亮的智谋,临死前连呼:“既生瑜,何生亮 ”成为嫉贤妒抉的典型。还有的人(多为女子)甚至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而心怀怨恨。传说晋刘伯玉之妻段氏好妒忌,一日,刘赞赏《洛神赋》中洛神的美丽,段氏不悦曰:“君何得以水神美丽欲轻我?”于是投水而死。后人因称段氏投水处为“妒妇津”。

    妒忌是一种害人(有时也害己)的心理,所以国外历来有“妒忌能吃人和牲畜”的说法。为了保护自家不受损害,人们在房子的山墙上安装所谓的“妒忌棒”。鉴于妒忌经常针对人的钱财物质,奥地利、德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农村曾有一种信仰,吃饭时若有妒忌者上门或有人进屋后盯着桌子看.那么全家人就会立即放下餐具,可见人们对妒忌的畏惧和厌恶。

    妒忌是一种不平衡心理,妒忌者往往只看到被妒忌者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了有“利”的前提,忽略甚至不承认自己不具备这种前提,因而只好妒忌,进而想方设法去破坏别人, 以达到心理平衡。

    前提,忽略甚至不承认自己不具备这种前提,因而只好妒忌,进而想方设法去破坏别人, 以达到心理平衡。

    有人提出将妒忌区分为“黑色妒忌”“白色妒忌”,“黑色妒忌”是一种非生产性妒忌,它只能带来危害;“白色妒忌”是一种激发性妒忌,它能刺激妒忌者去创造和别人一样或者 更大的成绩。“白色妒忌”实质上已不是妒忌,而是一种带有动力的羡慕。愿人人能把“黑色妒忌”化为“白色妒忌”,心胸宜拓宽,少一点“黑色妒忌”,多一点“白色妒忌”,人间就会更加美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