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两性健康
编号:137739
父母是儿童性别发育的启蒙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网易
     ——南京脑科医院 周正猷

    除了阴阳人和生殖器官发育畸形者,正常孩子的性别谁都能分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男孩把自已看成是女孩,女孩又偏偏会认为自己是男孩,这种认错自我性身份的现象被称为性别同一性障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婚配天经地义,可偏偏有那么一些男女非同性而不恋,为何?性学家称他们为性取向障碍。认得清自已的性别,而认错性取向性别者多为同性恋,少数为其它性对象识别障碍;既认错自已性别,又认错性对象的性别而恋同性者视为易性癖;而两者都是混沌不清者,则可能属双性恋……

    要说从一出生,成人的性别就影响着孩子似乎是危言耸听,刚出生的孩子知道个啥,爸爸妈妈,男人女人,孩子咋能分清?然而这又是实实在在影响着孩,此话又从何说起呢?

    调查结果的启示

    国内南京脑科医院鲁龙光教授作过2500余例同性恋和其它性变态的调查,并对其中1000例同性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从小被成人作反性别抚养(大多是男孩当女孩养,少数是女孩当男孩养)的占20.6%,孩子从小就开始长期生活于母亲占统治地位的家庭占17%,长期生活在异性环境中的占62.4%。就是说百分之百与从小的性别环境和性别影响有关。
, 百拇医药
    上海刘达临等进行过254例同性恋的深入调查,结果分析使调查者大为感慨,原来早期所受不良影响或错误对待是被忽略了的一个最重要的同性恋成因。调查发现同性恋者中儿童期以母亲照顾为主的占77.3%,男扮女装反性别抚养或者遭受错误性教育的比例也相当高。国内其他同道们的调查和研究也有同样结论。

    国外的研究虽然更希望去发现同性恋基因位点的变化,然而大量调查对早期环境的巨大影响无从回避。调查发现母子关系过分亲近和对父亲的敌意等与同性恋的发生有关。多数男性同性恋者都是来自母亲占统治地位并富有诱惑力,而父亲则是疏远和冷酷的家庭,女同性恋家庭父亲比较软弱,母亲具有攻击性,居支配地位,对女儿控制过多,女儿对母亲有较多敌意。

    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人们设想同性恋形成方式可能是:具有同性恋遗传因素(许多人趋向于承认其存在)的个体自幼生活在有利于同性恋形成的环境之中,最后形成同性恋。若不具备同性恋遗传因素的个体处在有利于同性恋形成的环境之中,或具有同性恋的遗传因素而处在不利于同性恋形成的环境之中,都不能最后形成同性恋。易性癖、双性恋和其它性变态的调查,似乎也有这样的提示。
, 百拇医药
    那么什么样的早年成长环境对预防同性恋和其它性变态和形成更为有利呢?这主要是能为孩子的性别发育提供正向影响的家庭环境,即父母双性别的环境和双性别的正常影响力。

    人类性别发育之谜

    笔者把人类性别的概念细分为六种:

    ①基因性别,也称遗传性别,即通常认为的女性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是XY;

    ②生理性别,主要指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内外生殖器官,以及性激素和内分泌状态;

    ③脑性别,是指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脑结构和功能特点;

    ④认识(心理)性别,指对自已性身份的认识,认识性别应与生理性别相一致;

    ⑤性取向性别,指自己对性对象性别的认识和心理定势;
, 百拇医药
    ⑥社会(行动)性别,指性角色和性行为的男女性别的差异。人类的性别有一个发育的过程,基因性别、脑性另和生理性别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性激素环境,而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及行为性别的发育除与前三种性别发育的生理基础密切相关外,更与后天成长的环境和教育条件紧密相关。六种性别发育都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同步进行。研究证明,儿童的认识性别和性取向性别发育在4岁前有,甚至早在2.4岁即已定势,4岁以后再想改变孩子的性别认识和性取向的性别定势已经是十分困难或几乎不可能。

    研究表明,儿童的正确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和行为性别的发育必须是在 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和两种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在孩子与异性性别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育并成熟起来。可见以父母双性别为主体的家庭性别环境,和以父母关系和父母角色影响为主体的家庭性别影响力,是影响孩子性别认识和性取向性别定势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正是父母双性别和双性别影响力对孩子的性别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洛伦茨做了著名的小鹅孵化试验和其它动物行为的观察,证明动物出生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是认母(或者是认妻)的敏感期,前者也称为“认母印刻”,动物能把这个时间出现在它视野内的活动物体确认为自已的母亲,以后便无法改变。人类的幼儿有相对敏感期,在敏感期内父母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和同时施加的性别影响,对孩子的性别发育自然至关重要。
, http://www.100md.com
    认同偶像的确定

    孩子一生下来各种感觉机能即已发育,通过视、听、嗅、味、触、痛、温、凉等各种感官,接受主要是父母提供的直观形象的影响。孩子第一眼看到,经常看到的亲热的脸谱;第一声听到的经常听到的亲切的呼唤;第一次闻到和经常闻到的亲人的体味;孩子感觉到,经常感觉到的亲人的行为特点,气质风度,如此等等,都可能绝大地参与了确立认同偶像的过程。由于自身性别的不特点,对各种感觉信息有不同感受和偏好。男孩天生就更欣赏父亲那有力的臂膀,甚至抛掷,还有那宏钟般的嗓音;女孩更羡慕妈妈那温暧的怀抱,喜欢亲切的抚爱和典雅的女性风韵和气质。倘若父亲是典型的男性,母亲是标准的女性,为孩子提供了典型的男性信息和女性信息,男孩就会很自然接受父亲的影响而认同于父亲,女孩就很自然认同于母亲。这是正常确定认同偶像的过程。

    影响孩子正常认同偶像确定的因素很多,有促进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遗传因素。个体的基因性别、生理性别、脑性别更趋向于标准性别,性别基础好,确定认同偶像,学习同性角色的过程更顺利。
, 百拇医药
    2、环境中的同性影响力强。父亲的性别影响对男孩的性别认同很重要。父亲是一位勇敢、果断、粗犷、豁达的真正男子,给孩子一位优秀父亲的形象,男孩就会把父亲当作自已努力学习甚至以图超越的偶像;如果母亲地一位贤淑、温柔、同情、体贴的标准女性,是孩子一位合格的母亲,她就会自然成为女儿学习和模仿的偶像。父母和性别越标准,孩子认同偶像越易确立。

    3、孩子感受到同性父母比自已有更强的对异性父母的竞争力,为了取得异性父母的爱,他们必须努力学习同性父母,使自己更多赋有异性父母有爱的品质;异性父母对同性父母的爱也是孩子向同性父母学习的驱力。父母之间关系越好,孩子的认同偶像越易确定。

    4、成人对孩子确立认同偶像的努力和学习同性角色的行为,取正确的鼓励态度,即鼓励男孩认同于父亲,努力学习男性行为;鼓励女孩认同于母亲,学习女性行为,就是说,成人对孩子有符合孩子生理性别的性别期望、性别教育和性角色行为要求。良好教育也促进孩子认同偶像的确立。
, http://www.100md.com
    对孩子认同偶像的确立有不良影响的因素有:

    1、个体的性别更偏离标准性别,例如性别更接近于男女之间的个体,确立同性认同还是异性认同,则可能更多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2、父亲是冷淡而被动的男人,他在妻子面前所表现的是使她看不起的角色,或者是母亲具有男性化特点,家庭是阴盛阳衰型 。男孩的性格倾向与父亲的角色表现相矛盾,女孩的性格倾向与母亲的角色表现相矛盾,使他们无法确定认同偶像。即双亲的性别和性角色不规范,会扰乱孩子认同偶像的确立。

    3、男孩子父亲的冷落,而与母亲的共生关系牢固,受到母亲的溺爱和过度保 护;女孩子受到母亲的歧视,而与父亲的关系过于密切。即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望不一致,亲子关系不良或双亲为孩子提供的双性别影响力不一致,不利于 孩子认同偶像的确定。

    4、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其望相反,对孩子实行相反性别抚养和反性别角色教育和要求,孩子会竭力投父母所好,而改变自己的性别认同,学习异性行为。
, http://www.100md.com
    有些父母强烈要求异性孩子学习自己的行为。有些父母强烈要求异性孩子学习自已的行为。即反性别抚养和反性角色教育会造成孩子认同偶像的错误确定。

    5、父母长期分离,单亲家庭 ,或父母的双性别影响受到其他亲人不规范性别影响过多的干扰。例如祖辈的单亲影响过多等,也会导致孩子认同偶像确立的困难。

    6、父母亲系的严重恶化,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状态,也无法确定认同偶像。

    性爱偶像的形成

    正常人都有自已的“爱之图”,儿恋母,女爱父,父母双亲分别是女儿和儿子“爱之图”的原型。

    动物界普遍存在“认母印刻”(因为动物界没有乱伦禁忌,认母印刻也可理解为“认妻印刻”)。人类幼儿也有“认母印刻”,而后发殿为恋父母情结,再把恋父或恋母的“爱之图”加以改造、扩展、延伸到同龄的非父母成人之中。
, http://www.100md.com
    现实生活之中许多人的钟情对象或相似于父或母,或在年龄、相貌,或在气质、风度,或在习惯、爱好等某一方面具有父或母之特点,这至少可作为人类幼儿“认母(父)印刻”存在的证明。

    可以说人类确定性对象的“爱之图”源于恋父或恋母情结,恋父母情结的决定阶段相当于动物的“认母印刻”。换句话说人类的“爱之图”--性爱偶像的雏型就是父母。儿恋母,以后爱与母相似的同龄女性;儿恋父,以后恋与父相似的同龄者--男同性恋;女恋父,以后爱与父相似的同龄男性;女恋母,今后恋与母相似的同龄者--女同性恋;原父母都恋,无明显界限者,可能有双性取向心理基础。

    爱之图一性爱偶像的形成,不可没有(性中性人),不可模糊(双性恋),更不可错位(同性恋),也不可非常人(性取向错误性变态)。

    影响性爱偶像的形成也有很多因素,除前述影响认同偶像确定的诸多因素也有同样影响外,不家如下一些值得注意的影响因素:
, 百拇医药
    1、个体良好的遗传素质基础,更接近标准性别。在与父母性别的相互关系中,顺应异性相有为的天然原则,男孩愿意体验恋母的情感,女儿更会趋向于恋父情感。但若孩子性别的生理基础更趋于中性,对异性吸引力弱,或对两性均可有吸引力,则恋父母情结不易形成和深化。

    2、父母性别和性别角色比较规范,有利于孩子性爱偶像的形成,反之则有害。若父母的性别影响与孩子生理性别的内趋力相矛盾,如孩子遇到父亲性别的弱影响,母亲性别的强影响,或遇到单性别影响,在其认同偶像确立发生困难的同时,性爱偶像的形成也发生困难。

    3、在双亲性别和性角色比较规范的情况下,孩子会感到异性父母有同性父母并不具备的优秀品质,而又深感自已(或父亲)不能同时具有这种品质,于是会加深对异性父母的崇敬和爱慕。但若父母的性别特点相差过于悬殊,父亲过分男性化,而母亲更多表现女性的弱点,孩子学父亲觉得“高不可攀”,爱母亲又觉得她赢弱可怜,孩子会既无法确立得同偶像又难以形成性爱偶像。
, http://www.100md.com
    4、他们学习同性父母是为取得异性父母的爱,同样他们爱异性父母为了搏得同性父母的爱。当他们受到异性父母的打骂、凌辱、冷漠等,同样会使性爱偶像形成受挫。

    5、异性亲人品德恶劣、道德败坏,父母关系恶劣等等不规范性别和性角色对性农历偶像的形成无疑的负性影响。

    6、受亲有“爱之图”和不良习惯嗜好的影响。例如:爷爷(爸爸、哥哥)爱抚摸孙儿(儿子、弟弟)的阴茎,造成孩子爱看,想抚摸男性(成人)阴茎的嗜好(同性恋)。亲人恋物、恋兽等其它性变态行为对孩子也有不良影响;成人过度嗜好烟酒,过度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其他需要,甚至造成色情或黄色文化环境,容易使孩子的非正常感觉与快感建立异常联系,从而有助于非异性父母的性爱偶像的形成。例如物体、老人、儿童、死人、动物、鬼怪等等,无疑会有助于相应性变态的发生。

    认同性爱偶像的完善

    认同偶像和性爱偶像的正确形成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发育,而健康的性别发育又是儿童一生性健康和性快乐的基础。如何帮助儿童确立正确的认同和性 爱偶像并不断完善之,是儿童早期性健康培育中最重要的课题。
, http://www.100md.com
    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之中,随着对父母性别特点的不断认识,对父母性别和其他男性女性有不断比较,会不断对自已确定的认同偶像和性爱偶像进行修正、补充,使之不断趋于完美。

    父母要注意自已的性别和性别角色和规范化,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完美的父母双性别环境和双性别影响力。父母既要充分展现自已的性别优势 ,又是在一个符合双方角色规范的相互关系之中。要求父母要自律,也要互相支持,充分体现夫妻关系的互补作用。尤其是孩子的母亲,要竭力支持、鼓励男性化气质不够的丈夫,让他尽力为孩子塑造男性形象。夫妻绝不能在 孩子面前进行性别和性别角色谁劣的较量,现代几乎普及化的“阴盛阳衰”实是人类生活中的悲剧,这样的家庭绝非孩子所需要。如果说“妻管严”是妇女解放的体现,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无知。男孩女孩对需要的是真实的男性(父亲)和真实的女性(母亲)的惧怕,使他的学习同性严重受挫。

    父母尽可能给予孩子自然的性别影响,不可有为施加错误的干预。例如,在男孩子学习父亲的过程中,母亲常常对于孩子的行为 进行反向评价,或者强行要求孩子学习自已的行动,或者母亲十分强暴,无情地欺压她的丈夫,使孩子深感男子(父亲)的屈辱和对女性(母亲)的惧怕,使他的学习同性严重受挫。
, 百拇医药
    不仅是母亲,整个家庭对孩子的性别不能有反向期望,不能对孩子实施反性别抚养,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向评价和要求,孩子为了符合大人的性别期望而竭力做出否认自已生理性别的事来,孩子为了得到成人的赞扬,得到爱和安全感,他(她)会在性格特点,气质喜好、行为学习。甚至服饰选择方面,全方位的投成人(父母)所好,不仅使他们不能确立正确的认同和性爱偶像,而且可能确立完全相反的偶像。

    家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性关系,父母之间若经常处于矛盾和争吵之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也会使孩子觉得自已所认同或爱恋的偶像也如此地没有自制力,孩子会动摇自已对两个偶像的学习和崇拜,会重新置身于无所适从状态。

    父母对孩子经常的打骂、虐待或放纵等不公待遇也会具有同样的效果。

    性别和性角色不规范的父母,或者是品行不端、道德败坏,或者是有精神病或性变态者,也可能成为孩子不规范的偶像,也会培养出不规范的孩子,对这些孩子必须实行早期干预,包括改变环境,改革教育方式,尽力帮助他们修正、完善或者重建两种偶像,同时严格管束加强教育和行为指导,尽力帮助他们有良好的性别发育。
, http://www.100md.com
    父母长期分离,离异或一方死亡,造成孩子早期认同或性爱偶像的缺损,若不能及时予以补充,则也会影响其性别健康发育,这就关系到非父母性别对孩子影响的问题。

    最初由于父母与孩子最亲近,孩子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很容易形成“共生”关系,所以最初孩子心中两个偶像的确立别于选择,只能是父母。为了完善两个偶像,必须让孩子在不同个体、不同性别的多相比较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两个偶像,尤当父母较之标准男女的性别特点相去甚远,孩子也可能在原父母偶像的基础上加上另一位英雄人物,或者完全以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或除父母之外最亲近者)代替之。孩子会以偶像对照、评价或修正自己的行为。就是说在儿童生活的早期就必须有非父母亲人的参与,同性和异性影响力均衡,成人和儿童都有的人际环境之中,并早期鼓励孩子与成人,与别的儿童间的交往。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性别交往环境,尤对其性取向性别发育影响更大。非父母性别影响对父母性别不规范家庭 ,对单亲家庭或其他不能提供父母规范双性别影响的家庭,是理想的性别影响的补救措施,但对于规范父母的家庭,还是尽量鼓励孩子确立父母两个偶像,尽量减少不规范的非父母成人的影响。即在性别发育中也强调优生学。

    若在儿童早期性教育中确实注重上述各点,实是现代儿童之幸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