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西部资源开发
编号:140886
西部“药谷”正崛起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3日 人民网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药材资源进行了多次考察。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个面积仅有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发现的中药材品种达1104种,蕴藏量初步探明在3亿公斤以上。国家重点普查数据也再次表明,国内常用的363种中药材中,宁夏就有157种,占全国药材品种的43%。这一药材资源种类与蕴藏的西部天然药库,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宁夏中药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早在1000多年以前,红花、枸杞、麻黄等药材与青盐、畜产品为西夏王朝与中原地区进行商贸交易的三大类产品之一。宁夏的药材兴盛不衰,涌现出一批历史传统中药产品,尤以宁夏的“红宝”最为著名。

    1998年,宁夏政府组成沙生药材规划、开发、加工专家领导小组,将医药产业列入全区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和西部开发的首选项目之一,并明确提出,中药材种植与生态环境结合,利用药材资源发展特色经济,进行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政府的号召及配套政策实施,防沙治沙与沙生药材产业化攻坚,很快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 百拇医药
    宁夏政府在鼓励引导开发药业的同时,对科研专家、技术依托等单位实行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原则,调动了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和科研人员投身宁夏药业开发的积极性。宁夏政府还对药材资源较集中的半荒漠草原的道地沙生药材,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围栏补植,建立生态保护区,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与此同时,药产业专家组开始对枸杞、苦豆子、胡芦巴、麻黄和甘草等5个重点中药材进行规模种植、科技攻关和系列开发。

    在政府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下,宁夏沙生药产业从零星分散、小打小闹的局面逐步向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方向发展,形成了宁夏独特的优势产业群体,产生出巨大的产业效应。宁夏天然物产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使用26项新技术,采取科学治沙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推平2500个大沙丘,形成2万亩既能固沙又有经济价值的高标准沙生药材基地。2001年,全区枸杞种植超过13万亩,甘草种植1万亩,围栏补植50万亩。

    在提高全区药业整体科技含量方面,宁夏与一批国内外中药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请他们共同参与宁夏药业前期开发和深加工,很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药开发中心、检测中心和生产联合体。
, 百拇医药
    自治区科技厅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作为宁夏药业开发的技术依托单位。以大公司、大商家为主体的广厦制药厂、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宁夏制药厂、多维药业有限公司、沙赛制药有限公司、达因药业有限公司等先后与北师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联合创建西部大开发科技园。在科技园中通过对宁夏药材的科研开发、工业中试、人才培养,形成宁夏中药材种植与开发的“孵化器”,一批二、三类新药前期开发顺利进行。宁夏药物研究所先后与上海绿谷有限公司合作,对宁夏的甘草、枸杞、苦豆子进行科技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年时间,甘草及黄酮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枸杞多糖蛋白抗衰老药品的研究取得了生产批准文号,苦豆子已分离出苦生碱等14种生物碱。

    在深加工方面,各大制药厂对传统药材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广厦制药厂投资1.4亿元,建成年产167吨麻黄碱生产线,引进国内技术先进、规模最大的设备。一个高科技、有市场前景的西药片剂、胶囊口服液、水针、粉针的生产和开发的国内大型药业基地已竣工投入生产。绿谷药业集团投巨资建成国内最大的苦豆子加工厂,年产40吨苦参碱系列产品,生产5400万支博尔泰力注射液,将有希望取代进口的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

    “十五”开局第一年,宁夏政府加大了沙生药业开发力度。计划到2010年建成100万亩中药材种植和300万亩沙生药材的生产基地。一个具有西部特色的“药谷”,正在宁夏大地崛起。(白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