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结肠病 > 概述
编号:141128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7日 网易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收治9例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资料、钡灌肠辅助检查情况,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症状有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乙状结肠冗长冗长症诊断首选钡灌肠,治疗方法首选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降结断肠直斜形吻合。

    关键词:肛肠病;乙状结肠冗长;治疗;诊断

    小儿便秘的原因较多,其中乙状结肠过长是引起小儿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小儿便秘患者乙状结肠过工有关,我院1998~2000年收治9例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8d至13岁,平均6岁6个月。病程28d至11年,平均3年。最主要的症状是慢性便秘,无胎粪排出延迟,便秘发生最早为一后7d,大多数在4~5岁以后,症状不易缓解。排便周期多在4~6d,长者达15d不解大便。伴有间歇性腹痛2例。伴腹胀2例。排便、排气后腹痛腹胀缓解。
, 百拇医药
    1.2检查结果:钡剂灌肠对于确定诊断颇有价值,正常小儿乙状结肠起自左侧髂窝,平髂嵴,下央在骶髂关节即骶椎1平面。乙状结肠冗长时,超过正常范围,乙状结肠蜿蜒扭曲,有的呈环状绕圈,往往突向右下腹。超过正常标准达40~60cm者均称为乙状结肠冗长。本组病例乙状结肠长度40~60cm,超过标准最少12cm,最多26cm,平均18cm。24h复查7例无钡灌潴留,2例在降结肠以下少许钡剂潴留。

    1.3治疗方法:①保守治疗:对于病程短、症状轻、年龄较小采用保守方法。一般采用饮食疗法或属其定时排便。如效果不明显,改用口服通便药或开塞露塞肛治疗。本组保守治疗4例。②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本组手术治疗5例,采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降结肠直肠斜形吻合。

    1.4病理检查:大体病理肉眼所见,乙状结肠过长,肠壁稍增厚,肠腔轻度扩大,2例病程长,病情严重,肠壁增厚及肠腔扩张明显。组织学改变,正常肠壁3例,2例有神经节细胞固缩,神经节细胞体积小,染色深,核仁不清晰。
, 百拇医药
    1.5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4例保守治疗,便秘改善。5例手术治疗,效果好,症状消失。

    2、讨论

    国外有人认为,乙状结肠冗长是小儿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有人观察600慢性便秘的患儿,其中25%为乙状结肠冗长症。国内文献报道,对87例3~7岁便秘患儿检查,22例为乙状结肠冗长症,占25.3%,与国外相符。患儿主要症状为慢性便秘及间歇性腹痛,与先天性巨结肠不同的是症状出现晚,多在5~8岁时出现,本组有2例现出症状较早,为29d及8个月,疑先天性巨结肠行钡灌肠检查时发现为乙状结肠冗长症。3例出现年龄3~4岁,4例在5岁以上占44.44%。其次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状不同的是患儿排便周期延长,本组为4~6d,最长为15d,可自解大便。排便后腹痛症状缓解。本组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6例无明显消瘦及贫血,无用胀、呕吐等症状。3例患儿有食欲减退,消瘦及贫血。

    乙状结肠冗长症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往往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在诊治小儿慢性便秘患儿时应予注意。并注意与生成生巨结肠症、特发性巨结肠、继发性巨结肠、习惯性便秘、内分泌障碍等疾病鉴别。先天性巨结肠发病年龄较小,出生后有胎粪排出延迟,继而出现便秘,其主要症状是顽固性便秘并进行性加重,伴腹胀、食欲差、贫血、发育欠佳。特发性巨结肠常于2岁以后发病,为间歇性便秘,便秘程度轻。习惯性便秘患儿经改变生活规律,培养定时排便后症状改善。内分泌障碍患儿有全身性疾病的症状,如血钙增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降低,肌张力低下等。
, http://www.100md.com
    钡灌肠检查是确定诊断的主要依据和重要的手段之一。正常儿童乙状结肠长度尚无确切指标,国内翁一珍报道对30例正常儿童钡灌肠,测定乙状结肠长度,测量自左髂嵴开始到第一骶椎处正位片长度,1岁以内为(21.8±6.3),1~5岁为(29.4±3.5)cm,6~10岁为(33.2~0.8)cm。本组2例1岁以内,长度为35cm及40cm,超过正常7~12cm。3例1~5岁,长度为48~55cm,超过正常15~22cm。4例5岁以上,其长度为55~60cm,超过正常21~26cm。乙状结肠呈蜿蜒迂曲,有的呈环状,1例伴有横结肠过长,呈长弧形。9例患儿中,2例有少许钡剂潴留,3例显示直肠及乙状结肠扩张。

    乙状结肠冗长的一旦确诊,且伴有便秘者应予治疗。治疗目的是使排便正常,消除腹痛。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轻、病程短者先行保守治疗,即灌肠、定时排便、饮食疗法。本组4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 百拇医药
    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本组5例行手术治疗。我院采用乙状结肠、直肠切除、降结肠直肠斜形吻合。术前准备与巨结肠相同,需要清洁灌肠10~15d,如大便较硬结,可用碳酸氢钠保留灌肠或口服缓泻剂。术前3d予口服灭滴灵。手术时应注意彻底切除病变肠管,达正常肠管处。降结肠与直肠斜形吻合,直肠后壁于齿状线上1~1.5cm,直肠前壁于约齿状线2~3cm。

    本组手术中见乙状结肠均冗长,2例10岁以上患儿达58~60cm。3例3~8岁患儿40~50岁cm。1例直肠、少部分乙状结肠肥厚及稍有扩张,2例乙状结肠稍有肥厚,2例肠管接近正常。本组5例手术后观察,4例术后第3~5天开始自行排便,1例术后第7天排便,5例术后排便观察效果满意,无吻合口狭窄,不需扩肛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530021

    王红;谭志忠;杨体泉;唐咸明;陆文奇;罗意革;陈嘉波),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