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五官专科 > 口腔科
编号:141978
幼儿期的口炎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4日 网易
     儿童口炎由于致病微生物或发病因素的不同,口炎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口炎有以下几种。

    (1)细菌感染性口炎

    细菌感染性口炎主要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所引起的口炎。表现为口腔黏膜普遍充血、水肿,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面或浅在溃疡,上面覆盖灰黄色假膜,微微高出黏膜面,剥离假膜,呈现出血,疼痛明显。全身反应可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一般经合理处理,全身症状数日后即可消退,但口腔溃疡仍可持续一定时间。

    (2)癌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由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好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更容易得病。这种口炎往往在发病前的2~3天有发烧、流口水、拒食等症状,之后口腔内才出现损害。疱疹可以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常在唇、颊、舌、腭部的黏膜上,充血发红,出现成簇或分散的针头大小的水疱,癌的表皮较薄,在口腔内很快破裂,形成小的圆形的浅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的伪膜,相邻的小溃疡可以融合,形成片状的溃疡面,有烧灼痛,影响进食。有些患儿在口角和唇的皮肤上也可出现疱疹。本病的发病急,而且在口内侵犯的范围也较广泛,影响吮乳和进食,常使患儿遭受很大的痛苦。但是,这种口炎是一种病毒的感染,常常有自限性,虽然症状表现严重,只要在合理的治疗和护理下,一般7~10天可以痊愈。
, http://www.100md.com
    (3)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口炎,好发于婴儿。因婴儿的抵抗力比较低,容易感染发病。鹅口疮常发生在唇、颊、舌、腭部的黏膜上,患处可见乳白的绒毛状斑点或融合斑片,很像凝结的奶斑,稍微隆起,又称雪口。患儿无多大痛苦,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有时可表现拒食、不安或轻度发烧。当患儿抵抗力极度低弱时,也有可能向咽喉、气管和食道蔓延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另外,鹅口疮的发病也有由于长期应用大量广谱抗菌素后,菌群失调,真菌加快繁殖而引起的。鹅口疮患儿的奶瓶、奶嘴和食具,应该用后消毒并保持洁净干燥。若为母乳喂养,应在哺乳前将乳房擦洗干净,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感染。

    (4)地图舌

    地图舌的病因迄今还不太清楚,目前一般认为是舌的一种浅表慢性炎症。好发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病常常与疲劳、消化功能不良等因素有关。此病在舌背或舌的两侧边缘出现一个或多个不规则的环形红斑,外周绕着黄白色微微凸起的边缘,形状好像地图,故而得名。由于发炎的影响,病损区出现光秃的红色脱皮区,故又称为慢性剥脱性青炎。这种损害在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原有病损逐渐愈合,新的损害相继出现,有游走的特征,故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地图舌一般多由家长发现,对健康无多大影响,剥脱严重时对刺激性食物有时感到不适,无需特殊治疗,只要加强口腔卫生,一般可自愈。

    (5)口角炎

    口角炎是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两侧口角部形成对称的水平裂口,外周皮肤湿白,若有舔唇习惯,可并发感染,出现糜烂,在张口启唇时还能出血。在核黄素缺乏时,还可表现嘴唇脱皮、干裂和舌光向、充血,发生炎症。此病起因明确,只要补充核黄素,纠正舔唇不良习惯,也就可以痊愈但最根本的是要让孩子饮食多样全面,从日常食物中获得营养。

    无论何种口炎,在治疗上应加强口腔护理,用温和的药液漱口或局部擦洗患处,以名继发感染,再结合病因或对症由医生作适当治疗。

    (摘自:《名医名家谈口腔疾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