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患关系
编号:142602
医患理念需改变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22日 国医网
     医德医风这个话题,谈了这么多年,活动搞得也不少,措施定得也不错,为何收效甚微?为何仍经常出现有悖于医生职业道德的事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医患关系所致。

    众所周知,社会公德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双方只有彼此不分高低贵贱,才能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古至今,百姓对治病救人的大夫不乏“悬壶济世”、“再生父母”、“救命恩人”等众多溢美之词,也习惯于将找医生看病说成是求医或求救。把医生放在一个如此特殊尊贵的地位,对患者来说本身就形成了先天的不平等。也就是说,患者从踏进医院门坎起,就处于卑贱状态,因为患者是来求医的、求救的。既然有求于人,就不可能与医生平起平坐,自然形成了主动与被动、支配与服从、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如此一来,医德本身也变了味。

    尽管多年来医务界也常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评选“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之类的活动,但大都是围绕提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等角度进行的,很少或没有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医患关系以及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权等深层问题入手,因而常是治表不治里。

    据传媒介绍,西方一些国家的医院在为病人做胃镜检查前,医护人员要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内容包括:病情、检查的依据、检查设备的原理、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让患者根据谈话情况自己选择是否做检查以及什么时间做检查,以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也就是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其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不像我们常见的那种医生居高临下的领导式、家长式和救世主式的诊治方法。

    我们的就医患者常听到医生这样的话:“我是医生,叫你吃啥药你就得吃啥药。给你咋治就咋治。”一切由医生说了算,治疗跟你没商量,要不然你另请高明。医生俨然以救世主身份对待患者,患者则完全处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地位。基于此,什么医德医风啦,行业作风啦,只能是空洞地提倡、虚泛地说教而已。

    但笔者也不赞同“病人就是上帝”之说。病人就是病人,他(她)既不能像医生那样凌驾于病人之上,高人一等,也不能不顾病情提出一些不合乎科学的无理要求,更不能依权或依钱仗势,歧视甚至打骂、污辱医务人员。

    因此,医德医风的改善必须建立在医患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要彻底改变千百年来那种充满封建的小农经济色彩的传统医患理念,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等互惠的医患关系。

    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出现了病人可以选医院、选医生等良好开端,提高了患者的地位,有利于医德医风的改善。但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还应从更深层次、更广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实质,从多方面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型医患关系,为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扫清障碍。(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 孟庆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