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信息
编号:147179
静脉
http://www.100md.com 中国心理热线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静脉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静脉的功能:容量血管,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表浅静脉在皮下可以看见,上下肢浅静脉常用来抽血、静脉注射、输血和补液。

    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静脉壁上有静脉瓣,尤其下肢静脉中较多而发达,它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向心脏流动。但腹腔内的大静脉,如门静脉,上下腔静脉无静脉瓣,可因腹内压高低影响向静脉血回。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三大系统,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上腔静脉系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等处的静脉血回到心脏的管道。下腔静脉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心静脉系是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管道。 门静脉系主要是收集腹腔内消化管道,胰和脾的静脉血入肝的静脉管道,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内又分成毛细血管网(与肝动脉血一起注入肝内血窦),然后再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回流入心脏。
, 百拇医药
    静脉概述

    静脉是心血管系统中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端连于毛细血管,末端终止于心房。由于血液自动脉、毛细血管流至静脉时压力已降低,而且大多数静脉位于心平面以下,因此,静脉在维持回心血量与心输出量平衡过程中,不断进化演变,在结构和配布方面形成许多特点:

    ①由小支汇合成大支,最后汇合成大静脉干,其管径越来越大。

    ②静脉壁薄,管腔比同级动脉大,内皮突出形成静脉瓣,瓣膜成对,形似半月状小袋,其袋口朝向心脏,可防止血液倒流,有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在重力影响较大的下肢静脉中,静脉瓣较多。

    ③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静脉位于深筋膜深面与动脉伴行,故称伴行静脉,其名称、行程和引流范围与其伴行的动脉相同,一般中等动脉均由两条静脉伴行,如尺动脉、胫前动脉等两侧都有伴行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浅静脉数目多,不与动脉伴行,有各自独立的名称、行程和引流范围,但最终均注入深静脉,从而进入循环。因此,临床可通过浅静脉取血检查或输入液体、药物。
, 百拇医药
    ④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交通支,浅静脉之间,深静脉之间,浅、深静脉之间均存在广泛地交通。一条静脉被阻断后,可借这些交通支建立侧支循环。许多脏器周围都有静脉丛,如膀胱静脉丛,直肠静脉丛等。

    ⑤某些部位静脉结构特殊,如硬脑膜窦,硬脑膜参与窦壁的构成,壁内无平滑肌,腔内无瓣膜,对颅脑静脉血的回流起重要作用。又如板障静脉是颅骨松质内的静脉,与颅内、外静脉相交通。 全身的静脉可区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的静脉两大部分。

    ☆肺循环的静脉

    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左、右各一对,分别为左上、左下肺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这些静脉均起自肺门,向内行注入左心房后部。肺静脉将含氧量高的动脉血输送到心。

    体循环的静脉--上腔静脉系
, 百拇医药
    体循环的静脉数量多、行程长、分布广,主要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含肝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已在心一节中叙述)。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它借各级属支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和部分胸腔器官回流的血液。 上腔静脉(v.cava superior)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肋软骨与胸骨结合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在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注入右心房。入心前尚有奇静脉注入。 头臂静脉(vv.brachiocephalicae)又称无名静脉。左、右各1 ,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较长横过主动脉弓上缘斜向右下;右头臂静脉较短几乎垂直下降。头臂静脉除收集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血液外,还收纳甲状腺下静脉、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等。

    1.头颈部的静脉

    (1)颈内静脉(v.jugularis interna)为颈部最大的静脉干。上于颈静脉孔处与颅内乙状窦相续。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同行在颈动脉鞘内。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由于颈内静脉壁附于颈动脉鞘,管腔经常处于扩张状态,有利于血液的回流。颈内静脉损伤时,管腔不能闭锁,可导至气体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颈内静脉的属支有颅内和颅外支两种。
, 百拇医药
    (1)颅内支 通过硬脑膜窦收集脑膜、脑、视器、前庭蜗器及颅骨的血液(详见感觉器和神经系 统)。

    2)颅外支 ①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经鼻翼及口角外侧斜向下后方,在下颌角附近接受下颌后静脉的前支,下行至舌骨高度,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收集面前部软组织的血液。面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一般无静脉瓣,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又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故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发生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如挤压等),感染可经上述途径传入颅内,故临床上称此区为危险三角。 ②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 回流的血液。下颌后静脉分前、后两支,分别注入面静脉和颈外静脉。上颌静脉起自翼静脉丛,而翼静脉丛经眼下静脉或卵圆孔及破裂孔的导血管与海绵窦相交通。

    3)颈外静脉 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和枕静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至其下端后方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位置表浅,在皮下可见到,临床儿科作为注射、输液、抽血的部位。
, 百拇医药
    (2)锁骨下静脉(v.subclavia) 是腋静脉的延续,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壁与颈部筋膜以及第1肋骨膜紧密结合,位置恒定,利于静脉穿刺、输液和心血管造影等。

    2.上肢的静脉

    (1)上肢的深静脉 从手指到腋窝,各段静脉与同名动脉相伴,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回流的血液。

    (2)上肢的浅静脉 起自手指的指背静脉,在手背部形成手背静脉网。

    1) 头静脉(v.cephalica):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桡侧上行至肘窝处,借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相交通,本干沿肱二头肌外侧缘上升,经三角胸大肌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

    2) 贵要静脉(v.basilica):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至肘窝处 接受肘正中静脉后,继续在肱二头肌内侧缘上升,至臂中点稍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与肱静脉汇合成腋静脉。由于贵要静脉较粗,其注入处与肱静脉方向一致,位置表浅恒定,临床常用此静脉进行插管。
, 百拇医药
    3) 肘正中静脉(v.intermedia cubiti):斜位于肘窝皮下,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变异较多,是临床注射、输液或抽血的部位。

    3.胸部的静脉 胸腹壁静脉:位于胸腹侧壁的浅筋膜内,向上经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向下与腹壁浅静脉吻合。

    (1)奇静脉(v.azygos) 起自右腰升静脉,穿膈沿脊柱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向前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奇静脉前方接受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右侧接受右肋间后静脉;左侧在第8~10胸椎体间有半奇静脉注入。半奇静脉起自左腰升静脉,收集左侧下部肋间后静脉及副半奇静脉的血液。副半奇静脉收集左侧中、上部肋间后静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的下方,借腰外静脉、腰静脉,与髂总静脉,下腔静脉相连。这样,奇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系间的侧支吻合,这种广泛的吻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椎静脉丛 位于椎管内、外,连贯脊柱全长,分椎内、外静脉丛, 两者有广泛的交通。椎静脉丛收集脊髓、椎骨和邻近肌的血液。椎静脉丛分别与椎静脉、肋间后静脉、腰静脉和盆腔内的静脉交通,向上与颅内硬脑膜窦相通。因此,椎静脉丛亦是上、下腔静脉系的重要交通之一。来自盆部或腹部的感染,肿瘤或寄生虫(血吸虫),可经此通路侵入颅内或脊柱、椎管等器官。
, 百拇医药
    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下腔静脉,它借各级属支,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血液。

    1.下肢的静脉

    (1)下肢的深静脉 从足底至股部,各段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相伴,收集同名动脉 分布区域回流的血液。

    (2)下肢的浅静脉 起自趾背静脉,在跖骨远端皮下形成足背静脉弓, 弓的内、外侧缘分别上行续于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1) 大隐静脉(v.saphena):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及大 腿前内侧上升,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位置表浅,临床常在此作静脉切开或穿刺。大隐静脉除收集小腿及大腿内侧浅静脉外,注入处接受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5条属支。大隐静脉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好发部位。
, 百拇医药
    2)小隐静脉(v.sathena parva):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中央上升,至腘窝处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小隐静脉亦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好发部位。

    2.盆部的静脉

    (1)髂内静脉(v.iliaca interna) 短而粗,与髂内动脉伴行,其属支收集各同名动脉分布区域回流的血液。盆腔内静脉的特点是在器官周围或壁内形成广泛的静脉丛,如膀胱、子宫及直肠静脉丛等。直肠静脉丛,位于直肠粘膜下组织及肌层外面。直肠静脉丛上部汇合成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肝门静脉;中部汇合成直肠下静脉入髂内静脉;下部与肛门周围的静脉汇合成肛静脉,经阴部内静脉注入髂内静脉。

    (2)髂外静脉(v.iliaca externa) 是股静脉的延续,与同名动脉相伴,收集同 名动脉分布区域回流的血液。

    (3)髂总静脉(v.iliaca communis) 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汇合而成。斜向上内至第五腰椎右侧,与对侧髂总静脉汇合成下腔静脉。
, 百拇医药
    3.腹部的静脉 下腔静脉(v.cavainferior) 是体内最大的静脉干。由左、右髂总 静脉汇合而成,沿脊柱前方、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的属支分为脏、壁两种:

    (1)壁支 有4对腰静脉,与同名动脉相伴,各腰静脉之间有1条纵行支串联,称腰升静脉。左、右腰升静脉向上分别移行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向下连于同侧的髂总静脉。

    (2)脏支 成对器官和肝的血液,直接注入下腔静脉。不成对器官(肝除外)先汇集成肝门静脉系统,入肝后再经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

    1) 肾上腺静脉:左、右各一,左侧者流入左肾静脉,右侧者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2) 肾静脉:粗大,成对。在同名动脉前方横向内侧注入下腔静脉。左肾静脉较右 侧长,跨过腹主动脉前面,并接受左肾上腺静脉和左睾丸(卵巢)静脉。
, 百拇医药
    3) 睾丸静脉:起自睾丸和附睾的数条小静脉,在精索内彼此吻合形成蔓状静脉丛, 在腹股沟管深环处合成睾丸静脉。右睾丸静脉以锐角注入下腔静脉,左睾丸静脉以直角注入左肾静脉,故睾丸静脉曲张以左侧多见。在女性为卵巢静脉起自卵巢,经卵巢悬韧带上升,其回流同于男性。

    4) 肝静脉:有2~3支,包埋在肝实质内,收集肝窦回流的血液,在腔静脉沟上部注入下腔静脉。

    门静脉系

    肝门静脉系: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所组成,收集腹腔不成对器官(肝除外)的血液。

    (1) 肝门静脉的组成 肝门静脉长6~8cm,在胰头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斜向右上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后方向上达肝门,分左、右两支入肝。在肝内反复分支注入肝窦,肝窦亦接受肝固有动脉分支来的血液。最后血液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 http://www.100md.com
    (2) 肝门静脉系的结构特点 肝门静脉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当肝门静脉压力 升高时,血液可发生逆流;肝门静脉系的管道,起始与终止均为毛细血管。

    (3)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①肠系膜上静脉:在肠系膜内,伴同名动脉右侧上行,至胰头后方与脾静脉汇合 成肝门静脉。

    ②脾静脉:在脾门处由数条脾支集合而成,沿胰后面于脾动脉的下方,向右行与 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构成肝门静脉,并接受肠系膜下静脉和胃后静脉的血液。

    ③肠系膜下静脉:先与同名动脉伴行后分离,多数注入脾静脉,有的合于肠系膜 上静脉,或注入两者汇合处。

    ④胃左静脉(胃冠状静脉):沿胃小弯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贲门处接受食管静脉丛 的食管支的血液,右行注入肝门静脉。
, 百拇医药
    ⑤胃右静脉(幽门静脉):与胃右动脉伴行,右行注入肝门静脉,注入前接受幽门 前静脉,后者位于幽门前方,手术中可依此判定幽门的位置。

    ⑥ 胆囊静脉:起自胆囊,注入肝门静脉或其右支。

    ⑦附脐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形成数小支,沿肝圆韧带入肝,注入肝门静脉左 支。 肝门静脉多数属支,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回流的血液。

    (4)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在肝门静脉因病变而回流受阻时,通过这些吻合可产生侧支循环途径,因此,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主要吻合部位如下:

    ①通过食管下段粘膜下层内的食管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属支与上腔静脉系中奇静脉的属支间相互吻合交通。

    ②通过直肠下段粘膜下层内的直肠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下静脉属支与下腔静脉系髂内静脉的属支之间相互吻合交通。
, 百拇医药
    ③通过脐周围皮下组织内的脐周围静脉网使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和胸腹壁静脉间相吻合;或者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和腹壁浅静脉间相吻合。 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系和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少,各属支分别将血液引流向所属的静脉系。如果肝门静脉回流受阻(如肝硬化等),由于肝门静脉内缺少功能性瓣膜,致使其中的血液可以逆流,并通过上述诸吻合途径建立侧支循环,分别经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心。此时,可造成吻合部位的细小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如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造成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可造成便血;脐周围静脉网和腹后壁等部位静脉曲张,则引起腹前壁静脉曲张,腹水等体征。另一方面,由于经消化管吸收有毒物质,代谢分解产物,药物等未经肝门静脉运至肝进行解毒或分解,致使有害物质积聚中毒,病情将更加恶化。

    循环系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