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
编号:151737
也谈中药中毒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9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近来,中药中毒的话题见诸报端,据报道:近20年来,中药中毒病例明显增加。80年代以前,国内每年报道中药中毒病例不足10例;80年代,平均每年病例报道数约200例;90年代,平均每年报道病例数已达567例。

    中药,始终被人们认为是安全的,怎么会中毒的?怎样预防呢?

    首先“是药三分毒”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药之所以称为药,就是毒性的符号。“以毒攻毒”——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病可挡毒”——药毒抵御病邪。问题是如何用药才是关键。

    专家指出:使用中药出现中毒情况,并不是药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使用者违背了中医药学理论所致。比如砒霜,可谓中药中的大毒之品,但按照中医药学理论的用药原则去使用,只能产生治疗作用,不会使人中毒。

    怎么会中毒的?

    1、误用误服:如有人误将商陆当人参服用;有的处方中是车前子,药房却给了马钱子;还有的药店将砒霜当鹿角霜卖给使用者等。二是剂量过大,如有人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痛,一次竟煎服200克生草乌,超过常用量的几十倍!
, http://www.100md.com
    2、滥用乱用: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中药中毒病例中有许多是服用了常规的补益药品而中毒的。专家指出,这是一些医生(有的并不真正懂中医中药)不顾患者具体情况及药物的具体性能而滥用“补药”的恶果。有人根据人参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的实验结果,误将其当作强壮药使用。有一对新婚夫妇入洞房前,煎40克红参服用以补身体,结果兴奋过度、神昏谵语,进了病房。时下这类“人参滥用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实,中医药学理论把人参性能确定为补气,只适用于气虚者,气不虚者服用后很容易致病(中毒)。据了解,临床上还有“调和诸药”、“解百草毒”性能的“甘草中毒”病例。专家分析认为,这也是违背中医药学的用药规则所致。

    中药中毒在临床上还有很多形式:

    1、复方中成药:

    一种是中药提取其部分有效成分而研制的药物,注有中医功能的说明书上同时标着西医适应证。

, 百拇医药     另一种虽是道地的中药,注有中医功能的说明书上同时标着西医新增加主治的疾病,并不再顾及宜忌,极易造成中毒。比如有的药标明功能为清热解毒,主治则为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等疾病。实际上从中医的观点看,细菌感染的患者中有人是实热证,有人是虚寒证,若置药物的清热解毒功能于不顾,那么虚寒证患者就极易中毒。这些病例实在值得一些医生和中药研制者深刻反思。

    2、中药西制:

    从现有中药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药物,如麻黄素,黄连素、阿托品、延胡索乙素、汉防己甲素、靛玉红、青蒿素等。专家指出:迄今为止,一些中药性能和功效还没有被真正研究过。就麻黄素而言,它是性寒还是性热,适于寒喘抑或热喘,至今情况不明,如果不辨证分型用于所有的喘病者,则必然会因不对证而使人中毒。再如有的医生(尤其是西学中)一遇细菌感染疾病,一律开出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药让患者煎服。这种一刀切的用药方法,已经把这四种中药当成抑菌消炎的西药了。若以中医药学的观点审视,这四种药为苦寒药,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如果用于虚寒证的细菌感染患者,发生中毒就带有某种必然性了。

    怎样预防呢?

    中药中毒,根本点在于中药的滥用。在于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因此,要杜绝中药中毒就要从慎用用中药作起,一病当前,先请中医(真正的)看看,依据辨证开出处方才市安全的。一药当前,先看是否符合病症,就是医生开的药也要不能一律轻信,必要时还要自己研究研究,反复多处咨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