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496
中医学发展简况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19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魏晋隋唐以后,直到明清的医药学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各自从基础理论、临床研究及方药知识等不同角度,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体系。

    一、基础医学

    在隋代,医学家们对病源的探讨和症状的描述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是重要的代表著作。全书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书中首次记载了患寸白虫(绦虫)病,是因食用不熟的牛肉所致,患漆疮是“人有禀性畏漆”所致。对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脚气病、麻风病等症状的描述也十分正确。该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在宋代被指定为专业医生的必读之书,定为国家考试医科学生的科目之一。

    切脉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有诊脉法的阐述。晋·王叔和总结了前人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著成《脉经》10卷。书中发展了《难经》的寸口诊法,分寸、关、尺三部脉法,提出了脏腑分配于三部的原则,并详述了24种脉象的辨别方法。

    宋·陈无铎著《三因极——病症方论》,较详细地阐述了“三因致病说”。他把复杂的病因概括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发展了《金匮要略》的病因学说,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寒凉派”。他的学术观点给温病学说的形成以很大的启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则安”,以攻邪著称,并提出以汗、吐、下为祛除病邪的三种主要治法,年世称他为“攻下派”。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震亨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养阴派”。总之,金元四大医家,立说不同,但都各有发明、各有创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提出命门学说,为中医学的脏象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解剖,著《医林错改》,改正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