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516
第二节 常用治法(一)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许多治法及其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的记载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又总结出若干具体治法,诸如“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可发汗,宜麻黄汤”,“当和胃气,宜调胃承气汤”,“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当温之,宜四逆辈”等。其后,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又制定了许多治法,以治疗复杂多变的各种疾病。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八法”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 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者。由于其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等其他治法的结合运用。

    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

    3.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烘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夹杂,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以及与汗法、消法、补法、清法、温法等的配合运用。

    4. 和法 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伤寒论》中尚有和营卫、和胃气,及“消息和解其外等”,亦都属于和法的范畴。戴天章又广其义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何廉臣又增加了“苦辛分消”、“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使和法的范围逐渐扩大。常用的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