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536
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流注关系和表里关系(三)流注关系(四)表里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2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三)流注关系

    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上行或下行,这就是“脉行之逆顺”,有了逆顺,十二经脉之间就可连贯起来,构成“如环之无端”的气血流注关系。这样,十二经脉的排列次序一般不按三阴三阳,而是按流注顺序。从流注关系既说明经脉的走向,还说明经脉之间的一些分支。经脉的末端除了两经直接相通外,有的是通过分支而互相连接的。其相互衔接情况如下表(表1-4):

    十二经脉主运行气血,营气行于脉中,卫气则散布到脉外。营气的运行顺序也就是十二经脉的顺序,而且与前后正中的督脉和任脉也相通。这种流注关系有如下表(表1-5):

    (四)表里关系

    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总的是说明人体功能是内外相通的。内可以应于外,外可以应于内,这种内外相应关系,我们应当结合经脉所在所属的病症(病候)及其所主(治)病症去理解。内脏疾病,在外部的有关部位上有所反应,这是内应于外;在外部的有关部位上进行针灸、按摩等治法能治疗内部脏器的疾病,这是外应于内。经脉走向的顺逆关系,只是说明气血运行互相连贯这一道理,但不能看成经脉只有单方向的作用。此外,阴经(里)与阳经(表)之间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其一致的一面。在说明这种关系时,着重提出“表里相合”。这除了经脉一阴一阳的互相衔接、脏与腑互相属络之外,还有经别和络脉的表里沟通,进一步增强了这方面的联系。这种相合关系,古人还结合五行学说来表述。经脉、脏腑与五行的关系如下(表1-6):

    表1-6 经脉脏腑配合五行表

    阴经(里)

    手太阴肺

    足少阴肾

    足厥阴肝

    手少阴心

    足太阴脾

    手厥阴心包

    五 行

    金

    水

    木

    火

    土

    相火

    阳经(表)

    手阳明大肠

    足太阴膀胱

    足少阳胆

    手太阳小肠

    足阳明胃

    手少阳三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