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546
第二节 穴位结构——穴位感受装置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8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穴位作为感受装置其结构基础最主要是针感感受装置。

    (一)针感的性质

    -般来说,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麻、胀、重、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床上可见单纯一种,也可见数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热感、凉感等。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似乎与针刺部位的不同或被兴奋感受结构的种类不同有一定关系。人体实验表明,用毫针直刺印堂穴,针感以胀为主;直刺外膝眼穴,针感以酸、胀为主;而直刺合谷、内关、昆仑三个穴位可出现多种针感。用直接刺激经手术暴露的各种组织的方法,从患者的感觉反应得知,虽然刺激穴区的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种组织都可引起酸、麻、胀、重等多种形式的感觉,但刺激不同组织所引起的各种感觉所出现的频次不一样;刺激神经干、支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而刺激血管则多引起痛感。鉴于临床上常常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进针深度、方向,故上述各种组织上的有关感受器都有可能参与针感的感受。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组织所产生的各种针感的出现率也不同,这可能是决定不同穴位之间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间针感性质有所差别的内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针感的性质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内关穴)手法运针的针感多为酸胀感,电针刺激则多为麻感。又如同一神经干,用眼科镊子碰时产生麻的感觉,而用针刺时产生酸的感觉,手术刀分离它的鞘膜时产生麻的感觉,手搓它时又产生重的感觉。运针手法不同,针感性质亦异,如在内关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的出现率较直刺时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提插捻转时易刺中正中神经有关。与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转手法时,麻感反而减少,而酸感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昆仑等穴在行提插捻转时,酸感的出现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能表明提插捻转所产生的机械刺激比较容易产生酸的感觉。
, 百拇医药
    针灸时的疼痛感,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得气的一种局部感觉。例如,临床上救治昏迷、休克等患者时,往往针刺水沟、中冲、涌泉、十二井穴、十宣等,这些穴位针刺时的反应均以痛感为主。

    (二)针感部位的定位法

    目前,为了探寻穴位中产生针感的确切部位,以判断或鉴定其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常用下列方法标记穴位得气部位。

    1.测量针感的深度 首先,量好针体的长度,进皮后垂直下插,不提插捻转,以免牵引周围组织造成定位错误,在受针者感到某种得气感时即停止下插;其次,测量针体露在体外部分的长度,以计算进针深度;然后,根据已知的各层组织的厚度推算产生针感的部位是在深部组织还是在浅层组织。

    2.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 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利用此原理在因病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毫针测定得气感,针刺方法同上。然后按图1-2接通线路,电流强度为30~50uA,通电30~60s,然后起针,此时针尖部位已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当肢体被截下后,先用生理盐水灌洗,然后用1%的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在局部的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即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出产生得气感的部位。也有用活动的同心电极,在游离铁离子后抽出针芯,向套管内注射0.3%亚铁氰化钾生理盐水0.25ml,这样可以使电极尖端组织留下蓝色定位标记。
, 百拇医药
    3.亚甲蓝法或墨汁法 亚甲蓝法或墨汁法是利用装有1%亚甲蓝(或墨汁)的微量注射器代替毫针,在测得针感后直接注射亚甲蓝(或墨汁)1。2ul使产生针感的针尖部位染成蓝(墨)色,此法可用来定位需要截除的肢体和手术切口部位的穴位针感点。

    4.钨丝微电极法 把仅尖端裸露的钨丝微电极垂直刺人穴位直至产生针感,然后测量针感点的深度并以单位放电为指标,观察每个单位对牵拉肌肉和压迫感受野的敏感性、适应性以及电诱发反应的潜伏期。利用这种方法可分析针刺究竟兴奋了哪些感受器。

    (三)针感的生理解剖基础

    1.针感的感受装置 应用前述定位方法对穴位针感点的深度进行测量发现,它与穴位所在部位关系密切。一般肌肉浅薄之处如肢端及关节附近的穴位产生针感的部位较浅,而肌肉丰厚处则较深。如对足三里等1.6个穴位针感点的测量结果表明,最浅为0.7cm,最深为3.5cm,平均为1.79cm,而皮下组织的深度为0.3-0.5cm,说明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但针感点也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应用亚甲蓝法,通过对针感点产生的深度范围内的组织结构的观察,发现穴位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包括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和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支)、血管壁和骨膜等,其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 http://www.100md.com
    组织学鉴定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针感点都有一定的神经、血管存在,无针感点则多数无神经存在,但多有血管分布,且未见到其他未知的特殊组织,这说明针感与神经的关系是密切的。在针感点内见到的神经结构有小神经束、游离神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梭和血管壁上的神经装置,故现在一般认为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多方面的,它应包括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 和某些包囊感受器。针刺产生针感的过程,可以是这些结构甲的二种或数种综合反应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同是刺激神经结构甚至是同一神经结构而针感不一样呢?这可能是不同穴位内的组织结构不同,不同的刺激方式或刺激量使被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与种类有所差异,而这些数目不同、粗细不等神经纤维(或末梢)在兴奋时的冲动则以不同形式的编码传导到高级神经中枢,从而产生酸、麻、胀、重等不同针感。鉴于小神经束和游离神经末梢在多种组织的针感点中普遍存在,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结构。故有人认为小神经束和游离神经末酸多数立位的主要针感盛受装置。

    根据生理学知识,神经干所包含的各种神经纤维可以按其直径的粗细或传导速度的快慢进行分类。与各类纤维连属的感受器也可用公认的标准鉴别其属哪一类,如可以用下列标准鉴别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 http://www.100md.com
    (1)牵张感受器:①肌梭:牵拉引起发放的阈值较低,或者有自发发放,适应慢或无适应;肌肉主动收缩时传人放电受到抑制;传人纤维为I类、II类。②腱器官:牵拉引起发放的阈值较高;肌肉在主动收缩时传入放电增加;传入纤维属于I类。

    (2)压力感受器:牵拉肌肉时无发放或快适应;压迫感受野有高频发放;肌肉主动收缩时有时有传入放电,但反应不稳定。

    根据上述标准,就能在动物的经细心制备的神经纤维细束上,记录针刺穴位引起的单位电活动,或在人体上利用钨丝微电极记录对针刺敏感的感受单位。这类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其中有的只是在运用捻转手法时才大量放电,有的则是对提插手法更敏感。有相当一部分C类神经纤维(简称C类纤维)末梢对针刺或压迫很敏感,表现为大量放电,有的在留针时甚至在起针后仍有放电,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见图1-3),而这种长时间的后放电可能与针感的余感及针感的后效应有密切关系。现已知道游离神经末梢对局部化学环境的改变很敏感,而实验证明,当组织受损伤时,能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故有人设想针刺有可能引起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或破裂而释放出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徐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等,上述的C类纤维末梢之所以能在停止针刺刺激后继续发放冲动,可能是因为它们和皮肤中的多型感受性游离神经末梢一样,不仅对针刺的机械刺激起反应,而且对针刺刺激造成的局部损伤引起的化学环境的改变也起反应。
, http://www.100md.com
    关于肌梭在针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人测量进针深度然后在尸体的相应深度取材,作组织学鉴定或用分离神经纤维细束法,观察到足三里、合谷等穴的肌梭多较密集。因而认为凡是肌肉丰厚处的穴位特别是在四肢,针感感受器应以肌梭为主,然而用亚甲蓝法和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标记的针感点内却很少见到甚至见不到肌梭的存在,这种观察结果与下列事实相符,即一般认为肌梭的传入冲动不进入意识,且有实验证明在清醒的人体上牵拉肌肉不产生知觉,但这并不完全排除肌梭参与针感形成的可能性。

    2.针刺信号的神经传递 如前所述,针刺可能直接刺中了小神经束、神经干(支)或直接、间接地引起游离神经末梢和某些包囊感受器的兴奋。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后者可将针刺刺激转换为相应的神经冲动,即针刺信号在通常情况下针刺穴位所产生的针刺信号,必 定会沿着一定的外周和中枢径路逐步传导到脑的高级部位,最后导致针感的形成。

    在分析针刺信号的传入神经纤维类别以前先介绍一下有关神经纤维类别的生理知识。挪经纤维一般可分为A,B和C类;A类纤维还可进一步细分为a,b,y和 仟维 ,表1-3列出了纤维的分类及其功能。
, 百拇医药
    A类纤维是脊神经中粗的、快速传导的、有髓鞘的纤维。B类纤维与最细的A类纤维的区别仅在于前者在受刺激后不显示有负后电位。但是,它们类似于A类纤维也是有髓鞘的纤维,是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C类纤维是非常细的无髓鞘神经纤维,其传导冲动的速度缓慢。在大多数外周神经中,它们构成了半数以上的感觉纤维和所有的自主神经节后纤维。虽然它们的传导速度很慢,但由于它们的数量很大,所以可以传递大量的来自体表的信息。

    另一种分类是根据传人纤维的粗细分为I,II,III,Iv类;分别相当于,AG和Y,AA,c类。

    在动物体上用剥离纤维细束的方法和在人体上用钨丝微电极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都证明针刺可以兴奋所有I,II,III,IV类纤维,用电生理学方法或阻断血流法造成粗纤维率先受累;用硬膜外麻醉法使细纤维优先被麻醉,以比较穴位手法运针针感变化与穴区表面触压觉和痛觉变化的关系,所得结果表明针刺信号主要是沿着躯体感觉神经中II和III类纤维传导的。这个结果与下述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结果相吻合,即当穴位电针刺激的强度达到m类纤维兴奋时,镇痛效果最好;应用逐渐增强刺激强度的方法,可以使电针在不伴有疼痛感觉或痛反应的情况下兴奋m类纤维;过强的刺激达到Iv纤维兴奋时,该刺激本身就会引起难忍的疼痛和明显的痛反应。实验研究证明,电针感以II和III类纤维为主传感则主要由III和Iv类纤维传导。神经生理学认为粗纤维阈值低,细纤维阈值高,结合前面有关针感性质的实验结果,不难看出针刺兴奋那一类纤维,产生何种针感主要取决于针刺方法、针刺刺激所涉神经结构类别和刺激强度的大小。
, 百拇医药
    3.针刺信号的脊髓通路 除了穴位内的感受器和支配这些感受器的传人纤维外,针感的产生还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一定部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腰麻或完全性脊髓横贯损伤患者的脊髓麻醉或横断水平以下部位的感觉功能几乎完全丧失,针刺这些部位的穴位一般不能获得针感和手下感。这表明针刺信号主要经由脊髓上传至高级中

    按照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方法,躯体感觉信号在脊髓内是沿两条途径上行人脑的,一条是浅感觉通路,另一条是深感觉通路。

    (1)脊髓浅感觉通路:大多数解剖学家把脊髓丘脑通路分成三条不同的束径,即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网状束(图l-4、图1-6)。

    脊髓丘脑前束:用于传递触压觉的大多数脊髓丘脑束纤维主要是由粗的m类纤维所组成,通过此束传递的触压觉有丽的定位关系。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触觉感受器(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中枢突经后根的内侧部(粗纤维)人脊髓后索,其中传导精细触觉的纤维,伴薄束、楔束上行,走在深感觉传导路中。传导粗略触觉的纤维在后索上升1-2个脊髓节段后进入后角,终止于IV~VII板层内。由此发出第二级神经纤维,大部分经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前索,小部分至同侧前索,在脊髓前索靠近前缘处形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至延髓中部与脊髓丘脑侧束合成一束称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索),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但也有许多侧支终止于脑干网状结构。
, http://www.100md.com
    脊髓丘脑侧束:主要由III类或IV类纤维组成,通过此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于躯干与四肢皮肤浅部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感觉终球等),中枢突组成后根外侧部(细纤维)人脊髓后上升1-2个脊髓节段后再进入后角,直接或经胶状质I-III层小细胞转接后终止于IV-VII板层。IV-VII板层内的神经元为第二级神经元,它的轴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外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至脑干,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网状束:除了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的纤维外,还有另外一些纤维也与这两条束的纤维一起,起源于脊髓的后角,但它们从不延伸到丘脑。这些纤维终止于延髓和中脑区域的网状结构中,因而构成了脊髓网状束。在这里,它们与一个或多个下一级神经元形成突触,最后再由这些神经元发出纤维进入丘脑的板内核,从这里信号被传递到丘脑的其他部分、下丘脑和大脑皮质。脊髓网状束被认为全部或几乎全部与传递痛觉信号有关,此束中的纤维可能完全是IV类纤维。
, 百拇医药
    (2)脊髓深感觉通路:来自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大部分粗纤维,主要是II类纤维,其其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中枢突形成后根内侧部(粗纤维)人后索,分成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升支可达延髓,形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与楔束核。由薄束核和楔束核起始为第二级神经元,其轴突交叉至对侧即丘脑束交叉,形成内侧丘脑束,终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脊髓深感觉通路又称背索通路,此通路主要参与本体觉(位置觉、运动觉、振颤觉)的形成(图1-5、图1-6)。

    脊髓空洞症病损部位涉及脊髓前连合,侵犯经前连合交叉的痛温觉纤维,临床表现为节段性的痛温觉障碍。在这种患者身上针刺患区的穴位,针感和针下肌电活动明显减弱并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平行。针刺痛温觉完全消失区的穴位无针感,但只要存在较轻微的痛觉,就有迟轻的针感。脊髓肿瘤引起布郎塞卡(Brawn Sequard)综合征,由于脊丘束的损害,在病变水平以下病灶对侧出现浅感觉障碍;而由于脊髓后索的损害,在病变水平以下病灶同侧出现深感觉障碍,针刺这种患者病损水平以下躯体两侧穴位,痛温觉减退区的穴位针感远比锥体束受损和深感觉减退区的穴位针感迟钝,后者针感与病损水平以上躯体穴位针感大致相同,这提示针感冲动的中枢通睡与痛温觉传导径路有密关系。此外,动物实验的结果也有力地支持了人体观测的结论。一侧腹外侧索损伤后,针刺同侧后肢穴位仍可获得镇痛效应,而针刺对侧穴位,如腹外侧索部分损毁则针效减弱,如损毁区扩大到接近整个外侧索时针效消失;单侧或双侧背索切为后,针刺无一例外地仍可获得强镇痛效应,这说明针刺信号的脊髓通路主要是沿着对侧腹外侧索上行的。在痛温觉传导径路中,不同部位的功能障碍出现的得气情况亦不同。在神经节细胞、后角细胞及轴突等损害时,针刺感应的改变与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成正比。鉴于临床后索损害病例,如脊髓痨,病损部位以薄束为主,两下肢深感觉近乎消失,而浅感觉无明显障碍者,病损区的穴位针感无明显异常;实验性后索切断动物的针效也未见有明显影响,可以认为针刺信号主要不是沿这条通路传导的。若与对照区相比,针刺脊髓痨患者病变区穴位的得气不易持续,当停止运针时,针感和针下肌电速消失。这提示与

    4.针刺信号的脑内通路 针刺信号经脊髓上行入脑后,经过丘脑换神经元形成丘脑皮质束,通过内囊,上行到大脑皮质后才能最后联系中断时,则患者不能定出针感的位置。有关针刺信号的脑内通路的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以镇痛效应为得气指标来观察脑内不同的神经核等结构和递质与针刺效应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五章中加以讨论。

    5.针刺信号的循经传导 针刺穴位后不仅可以在局部形成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这种感觉还可沿经脉传导,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效应可用生理或生物物理等方法记录下来,其生理解剖基础详见第三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