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
编号:156419
放血疗法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放血疗法是藏医至今仍然保存的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被推为各种外治法之首;如果掌握得好,手术熟练,技术高明,而且适应症选择适当,则疗效迅速而显著。放血疗法,是在身体一定部位的脉道,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借以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一、适应范围

    1.放血疗法适应症:多适用于热性疾病。如扩散伤热、骚热、瘟病、疖肿、疮疡、丹毒、“黄水”、麻风等热证,或由于血、胆所转化而宜于放血的疾病,均适用本法治疗。

    2.放血疗法禁忌症:凡属正精耗竭、孕妇、产后、灰色浮肿、胃火衰败等虚寒性疾病,以及由于灰痰及风所转化的痰病和12岁以下的小儿,70岁以上老人,有呕吐、泄泻的病者,均禁用放血疗法。

    总之,凡由风痰转化的疾病,均应禁忌放血。但上述各种的适应症,如属病血与正血尚未分解者,瘟热与热病未成熟者,空虚热和未经杀毒的中毒症、疠热,正精耗竭者的热病等七种疾病,其临床表现虽为热证,亦不宜用放血疗法;反之,虽属风病、痰病,若与血、胆结合并发者,则应予以放血治疗。此外,在一些狭隘的部位和脉结、要害部位,不宜用放血疗法。
, http://www.100md.com
    二、放血时机

    进行放血疗法,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在病程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分三个阶段去治疗。

    1.早期放血:即指在疾病发病开始宜于放血者。如血降于内而侵入脏腑时,鼻衄或子宫出血不止者,以及元盛热和骚热等热性疾病,起病急骤,不循常规发展成熟时,必须掌握时机,在疾病开始时,即以放血治疗。

    2.中期放血:在疾病的中期,恶寒停止,急剧刺痛,血脉元盛或表现为沉重而发麻时,行放血治疗。

    3.后期放血:凡血及胆病散布,病血散布于脉道,或因不当之饮食引发的余热病等,则适宜于后期放血。

    放血时机,应按病情适时进行,如过早则生风,且能引热播散;过迟将导致病血扩散脉道,不能清除余邪,尤其是对热势强盛者,放血过迟,则将使脉道及五脏化脓,而有腐烂之虑。
, 百拇医药
    4.病血与正血的鉴别:病血与正血是否已经分解的征象,可从口腔鼻腔和肛门三处之血去诊察。正血的血象血色鲜红,而病血则不然。如不出现病血和正血相混杂迹象,即为已达放血时机,否则,必须用汤药以分解之。

    二、放血法

    准备阶段分急、缓两种情况。所谓缓者,是疾病未成型的,先使其成型,内服汤剂药物,将病血与正血分清,然后再针刺放血施治。否则,放血施治时,会使好血流出,病血反而留在体内。分解药一般在三天前服用,以使病血与正血分解成熟。分解药的通用方为由诃子、余甘子、毛诃子组成的三果汤,风热的分解药用木藤蓼汤,痰血分解药为木藤蓼和藏木香汤,寒热交杂症及混合症的分解药为余甘子,血胆分解药为木通与木藤蓼。引导病血出脉者宜用荜茇;促使迅速成熟的,则以木藤蓼汤为最佳。所谓急者,是针刺放血前不服汤剂药物,令患者烤火或暴晒太阳以温暖躯体,并准备手术器械及适当长度的扁形绳于、羊毛、净水等工具备用。

    正式针刺放血包括放血前的结扎、确定放血部位,放出血液的颜色、放血量,辅助治疗等内容。
, 百拇医药
    1.结扎:⑴头部眉以上之脉,有额脉向左右分极的金戟、银戟二脉;颈后有二枕骨脉;头顶有囟门脉、枕辫脉。以上诸脉放血,可用细扁绳子在眉上绕枕骨扎住,并以小木棒在颈后绞紧。⑵两小尖脉放血,从放血的脉至另一侧腋下用细绳扎住,然后以小木棒绞紧。⑶胸脉放血,用细绳围绕颈部,自颈后把绳子交叉向后拉紧。⑷眼脉、齿脉、耳脉、鼻脉等放血,于锁骨以上的颈部,用细绳围绕,在前面打结绞紧。⑸舌脉放血,用绫绸缠缚的竹钳夹住舌体,舌向上卷,使血管暴露。⑹臂脉放血,于羊尾肌下用细绳扎紧。⑺羊尾肌以下,手脘以上的“阿锁”、六头、冈脉、“如通”、胆脉“霞仁”、痰脉“霞仁”、“黄水霞仁”等诸脉放血,可在肘窝向上三指许扎缚。⑻上肢末端的“觉公”、细小脉(有六支)、背脉、六合、细尖脉、左右四手指中脉以及肺肝合脉、肝胆含脉、肺心含脉等诸脉放血,可在手腕上部扎缚。⑼二大脉放血,在膝部向上一直指(约四横指)处扎缚。⑽二大脉以下的腘窝脉、笼头脉、终端等诸脉放血,可在扎靴带处略向上扎缚。⑾位于再以下的大肠脉、胫面脉、镫脉、鱼弯脉、小肠脉等诸脉放血,应在踝部上部扎缚。⑿下胫(腹部)的胃角脉放血,用细绳自腹部绕第十椎围扎,如左侧放血,在右侧肋部以木棒绞紧;右侧放血,则在左侧肋部绞紧。⒀男阴部的边脉放血,在放血一侧阴囊的根部连同腿股围扎,于髋骨上方绞紧。
, 百拇医药
    此外,任何部位,在施行放血手术时,须衬以羊毛、棉絮的鼓脉垫子,皮肤不使褶皱,使脉管显露。绳子两端拉扯缠缚时,用力要均匀,松紧度相等。如扎缚不善,则下刀不能取中;若皮肤摺皱,血管曲折,则血不能出。脉管鼓胀后,用手指在脉管部揉擦,使肌肉作麻,脉管怒张,则进刀易中,若不循法进行,手扎缚后即行施术,势必造成举刀难中之弊。

    2.进刀法:放血时首先使脉管固定平直,不令皱摺,以左手拇指压迫血管,同时将拇指稍向后退,使脉管紧而直,不致发生移动。进刀之部位,通常在扎缚而脉管鼓起以下三指之处。进刀的方法是,大脉管宜用直划法,小脉管宜用斜切法,微细血管用横断法,要害部位的脉管则用复切法。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益,因此切口宜稍宽大,过小便创口发肿作胀,而致血气不能外出,因此务使脉管与皮肤切口相等。在骨部的脉管,宜用斧刃刀,把脉管固定不使滑动,然后将斧刃刀对准脉管,以手指弹击斧背,刮裂脉管放血。

    3.放血部位:①头部及颈部之放血部位为血门脉、鼻尖脉、胸脉共三处。耳前后四树脉、枕骨脉、枕辫脉、戟脉(金戟和银戟)共六处。舌脉、眼脉、齿脉、小尖脉为八处,共计21处。以上的脉位,可从两眉之间的印堂起,直达枕骨窝(风府)打一直线,再自两耳轮上部或耳孔没头巅划一横线,二线相交之处为百会,沿直线自发际向上四横指处为血门。鼻脉在鼻尖正中。胸脉在气管之中间。四树脉在耳后一寸者为外树,耳前一寸者为内树,内外树的四脉直引向上。枕骨脉在枕骨窝的直线左右旁开各一寸向上三指处。枕辫脉是鬓角上方的动脉。戟脉在额正中的两侧,向右分者为金戟,向左分者为银戟。两舌脉位于舌体下部,眼脉与眉尖遥对的颞额陷中动脉。齿脉是自颊部循向发际之动脉。气管左右各一寸为似尖脉,从似尖脉向外半指处为黑尖脉,从黑尖脉再向外半指处为小尖脉,如将耳垂向上牵引时,其脉即随之而上,从颈的下部向上四指处为放血的部位。②上肢放血部位为计有臂脉、冈脉、六头、“诺嘎”、“如通”、肺心合脉、肺肝合脉、肝胆合脉、腘脉“霞仁”、“黄水霞仁”、六合、“觉公”、无名指背脉,以上十四脉各一对,再加细小脉六支,共计三十四部放血部位。臂脉的部位在内肘窝循臂前(内侧)略偏外侧向上运行的脉管的尖端,即自肩关节下方四指称为羊尾肌的肌缝略下之处。“诺嘎”为肘窝内侧略斜向上外行之脉。自臂脉向下循行的脉管正中处,即是六头脉。由肘窝与观脉相连的脉,向下循行至腕外侧者为肺心合脉。“如通”脉自精弓穴(肘窝部如弓状,故名)之内侧弯向手背拇指方向斜行,而后折向小指方向,放血的部位则取精弓的下端四指之处。位于“如通”的略向下方处为冈脉的尖端,从精弓方向出发与“如通”相连之脉向下三指处为肺肝含脉。在“如通”的腕外侧,向手背食指方向循行的脉,即在手腕中部略向上处为六合脉。六合脉的正中略下处为肝胆合脉。肺肝合脉流向小指方向之脉道有胆脉“霞仁”。从肘窝尺侧出发之脉分为二支,于手腕下的正中间尺侧循行,向内的一支尖端为“黄水霞仁”,外面一支为痰脉“霞仁”,两脉相互对峙。在肺肝合脉的内侧,有细小胆脉,六合脉的外侧有细小背脉,这支脉出现于拇指根部内侧者为“觉公”脉。③下肢放血部位为计有足大脉、腘脉、笼头脉、终端脉、鱼弯脉、胫面脉、大肠脉、镫脉、小肠脉各一对,共十八支脉。足大脉自脐部略下处出现,在大腿部分为二支运行,一支从大腿面向髌骨外侧循行,另一支则经鼠蹊沟内侧,向膝部内侧循行,足大脉以后者一支为是。腘脉为腿弯略近外侧呈弯曲斜行的脉。笼头脉自髌骨外侧出发,沿胫骨部之内侧向下运行,在膝关节下约四指处。终端脉位于足后跟无垢之处向上五指的大筋之中。鱼弯脉从髌骨内侧向鱼肌下方运行,在厚鱼肌略下处与胆脉“霞仁”的末端会合,鱼弯脉自鱼肌内侧略呈弯曲地通过内踝至足跟运行。在其略向下的肌肉浅薄处大筋与筋中间为终端脉。胫面脉系笼头脉的支流,在胫骨面正中内侧。大肠脉自大腿外侧沿胫骨向外踝运行,放血部位为外踝关节略上处。镫脉从足心正中的前面出发,向足背方向运行。小肠脉在内踝前下方及足心内侧有许多小脉管连接处,即是其中向上发出三支脉的正中一支。④躯干放血部位为躯干脉有四,计胃角脉和男阴边脉各一对。胃角脉目前腋窝下四指处出发,向剑突方向运行,至乳头下附近分为两支,一支斜刺接剑突,名红铜肺脉;另一支向脐部运行,即是胃角脉。男阴边脉则在男阴左右两侧。
, 百拇医药
    此外,另加之十三脉为头部的两齿脉,两耳脉。手上每一指缝间各一脉,共八处,连同短尾脉,合前总共九十脉。

    4.辩证配穴:

    (1)颈项强直,难以转动者,宜在枕骨脉放血。放血后须用灸法防护。

    (2)由于痰、胆所致之头痛症,或饮酒及发热引起之头痛,额部刺痛,囟门部沉重,目垂难支等症,宜用开启囟门法及取金戟、银戟放血。

    (3)目赤,障翳发展迅速者,取眼脉放血。

    (4)鼻腔疾病,宜取鼻尖放血。耳病则在耳脉放血。心热证、口干、语謇等症,取舌脉放血。齿、眼、鼻、颊部各种疾病,均宜在枕辫脉放血。此外,齿病亦宜任选齿脉、小尖脉、臂脉三者之一进行放血。

    (5)肺病咳嗽,心热昏狂,气息喘急,语言难出等症,宜胸脉放血。
, 百拇医药
    (6)凡脑虫病,逆血侵脏,骚热病,增盛热,肺劳伤,齿病血热元盛,以及一切肿疡、疖痛等症,宜在小尖脉放血。

    (7)上体刺痛,肺热,头痛等病,宜在臂脉放血。

    (8)因肺热所致之上体沉重,气息短促,急刺痛等,宜在六头及冈脉放血。

    (9)肺、心、横膈膜及胸背同时作痛等脏腑的共同疾病,宜在“诺嘎”脉放血。心肺血盛者,宜取肺心合脉放血。

    (10)目黄身重,饮食不进,宜在胆脉“霞仁”和细小胆脉二处放血。肝、脾、横膈膜等扩散伤热,骚热及刺痛症,以及紫痰症、热痞瘤之类,宜在“如通”脉放血。

    (11)语言謇涩,慢性咳嗽,宜在冈脉放血,上体、目、肝、横膈膜疼痛,腋下刺痛等,宜肺肝合脉放血。

    (12)血、胆之病宜刺肝胆合脉;肝、胃之血病,则刺背脉、六合;大小肠为利器所伤,及睾丸肿大,下体沉重和痔疮、子宫病等,均宜取足大脉放血。
, 百拇医药
    (13)脊椎强直,角弓反张,腰髋疼痛,子宫出血等疾病,宜刺腘脉放血。脾脏受伤,脓疱疮,胆病,“黄水”病等,宜刺笼头脉放血。

    (14)肾脏受伤及利器所伤,以及腰及下肢不能支持,足跛行,胫骨疼痛如裂,髋眼部疼痛,子宫大出血等病,宜刺终端脉放血。

    (15)下体为利器所伤,“郎脱”症,子宫出血,小便闭阻,宜刺大肠脉放血。

    (16)小肠血亢盛,头病降于心脏,心病屡治不愈等,宜刺小肠脉放血。

    (17)足心及足背肿胀发热,“黄水”病等,宜刺胫面脉、镫脉放血。

    以上所述,列举了全身各部疾病的放血脉位。简言之,凡上部疾病,一般多宜取小尖脉及冈脉放血;中部疾病,一般多宜“诺嘎”、“如通”脉放血;下部疾病宜取大肠脉、终端脉放血;上体疾病,宜刺冈脉、六头脉等放血;乳及胸部疾病,宜刺“诺嘎”、“如通”放血。
, 百拇医药
    至于脏腑热病,取脉各有所宜。如心脏热证宜取“诺嘎”、舌脉、胸脉放血。肺热证宜取六头、冈脉、“觉公”放血;肺心合病宜取小尖脉、肺心合脉放血。肝病热证宜取“如通”、冈脉放血。脾病热证宜取笼头脉、无名指背脉放血。胃病热证宜取胃角脉、六合脉放血。胆病热证宜取胆脉“霞仁”、细小脉、金戟等处放血。肾病热证宜取终端、男阴边脉放血。病在大小肠者宜取大肠脉,子宫及骨盆受伤宜取鱼弯放血。凡热在肌肉者宜取肺肝合脉,热在骨者宜取肾脉终端,热在皮肤及“黄水”病取肝胆合脉。上体剧痛取肺脉、六头,神志昏沉宜取“如通”,不思饮食宜取痰脉“霞仁”及胆脉“霞仁”进行放血。上述各种放血疗法,多适用于各类热性疾病,因放血可以根除热证的病源,而寒证则不然,必须用灸法才能根治,故不宜用放血疗法。一般放血取脉,应取与发病部位接近之处和增盛的脉管进行放血为最适宜。除外,凡属热势剧烈的疾病,首先宜刺小尖脉,然后刺细小脉,自上而下地进行放血。热势较轻的疾病,则先刺小脉,自下逐渐向上进行放血。严重疾病,与其过多地在小脉放血,不如取小尖脉或足脉等一个脉为善。否则,如果不知放血部位,使下部之血向上引升,则将导致正精逸失;使上部之血向下引降,则将导致胃火绝灭。
, http://www.100md.com
    5.血象鉴辨:当刮开血管时,应审辨流出的血液。如血质稀薄,色黄,气味浓,血虚不实,有白色泡沫,上结粘液、脓及胆汁等者,为病血;如凝结的血上现红黑之花纹者,是正血与病血尚未分解,应先予三果汤,然后再行放血。凡血色黑而粗糙,现红黄色泡沫者为风血;血色黄而稀,有脓味者为胆血;血色淡红,稠而柔滑者为痰血;若血色如朱砂和紫草茸汁者,是体内正常血液,以上几种血液点滴不能放矢。

    6.放血量:在病血放尽而正血出现时,须立即停止放血,不能犹豫。但是为了制止五脏的疼痛,血病的刺痛,以及使逆溢之血纳入脉出,不宜止血。若正气虚弱,及有风之人,虽为病血,也应截断血流,不宜多放。如增盛热、骚热引起的刺痛,体内的血元盛,四肢肿胀等病,应大量放血,以杀病势。如不属于上列症状,应该是多次少量放血;如血的泡沫上出现覆有红色血皮者,应立即停止放血。此外,正精虚衰患者,放出之血状如脓或水样者,应适当地控制出血量,不明者视此为脓水而大量放出,将更使正精亏损而转化为难以治疗的水肿病。

    7.辅助治疗:
, 百拇医药
    (1)血不出的治疗。术后血不外流的原因有躯体寒冷,放血器刃不利,饮食过饱,畏惧惊恐,切口过小,皮肤摺皱,鼓脉后遽而施刀,以及施刀后即行松缚等多种。对此若稍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血流障碍。如刺大脉管而有病血不出者,即将此脉放弃,转向另一大脉清晨放血。

    (2)病血不出的治疗。病血不出,为热邪伏于脉道,以致阻障血路,应妥善处理,用引血外出法。

    方药:毛诃子、诃子、余甘子、木通、五脉绿绒蒿、木藤蓼、獐牙菜、白草乌、大株红景天、西伯利亚紫堇,煎汤,凉服。并以热糌粑进行温熨及发汗等法,使血外循。

    (3)出血不止的治疗。放血后血流不止,可在放血之脉流上用凉水喷之,取干净毡片入冷水浸湿敷贴,然后紧紧绑缚。

    (4)创口作肿的治疗。创口作肿,用青盐与酥油拌和,另加烧燎的狗毛,在创口敷而摩之。如不效,用百花、甘松、香附、黄蒿、共研细,加热糌粑温熨。
, 百拇医药
    (5)术后昏晕的治疗。如出血后发生昏晕者,宜用烧肉之烟熏治,并饮以热开水,再用凉水喷激面部。

    如昏迷严重,用上法无效者,急用其它的动物热鲜血灌服。

    (6)术后生风的治疗。放血疗法术后生风,即以植物油进行涂擦、按摩,使患者口含红块糖,另服红糖酒、骨汤、肥肉汁等,以压抑风势。

    8.善后调理。放血手术完毕后,把绑缚的带子缓缓松解,以拇指在创口轻轻揉抚,然后用冷石子频频按压,清洁棉花缠缚包扎。做好创口保护,不便活动过甚。为了免致坏血发生,术后应禁酒三天。放血疗法的进行,必须认真仔细。血量放少了,疾病不能解除,反而潜伏了,导致肝脏痞块、溃疡、麻风、瘰疬、内脏脓疡,胸部和四肢产生“黄水”病;放血量过大则耗损精气,诱发“龙”型疾病,胃火熄灭,容易严寒性痞块、浮肿、水肿等疾病;对不应该针刺放血的疾病,若采用了针刺放血施治,则伤了肌肉,损了筋络,危及身体的要害部位,或者切断了动脉,造成病人死亡。对此需加警惕。放血疗法能治理脉道疾病,下泻病血,止痛,消肿,防止腐烂,培育新肌,愈合创伤,根除零星疾病,使肥胖者消瘦,消瘦者肥胖。,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疗法 > 刺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