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 > 病因 > 六淫 >
编号:156495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为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指寒邪外袭,其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内寒则是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的病理反映。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即所谓"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侮,故又说"阴盛则阳病"(《素问》)。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见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足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失于温煦推动而阻滞不通。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因此又说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