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诊断学 > 八纲辨证 > 概述
编号:156532
八纲辨证的科学性
http://www.100md.com 《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是有其科学性的。八纲的分析归纳病证矛盾的人性的总纲。近些年来,不少人从临床观察、解剖、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采用血液循环、基础代谢、病理、免疫学等指标研究了中医八纲辨证的理论,说明八纲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1)八纲辨证的临床观察分析,八纲的每一纲,都各自代表具体的证状与体症相结合的证候群,有其相应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基础。

    阴和阳是八纲的总纲。阴证说明人体各脏腑、系统和新陈代谢机能处于抑制、衰减的情况;阳证表明上述机能正处于异常亢进状态。

    表和里用以概括病证表现部位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表证病情较轻,多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这些组织神经血管等症状;里证病情较重,多表现为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

    寒和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证大多是人体的生理机能衰退或对有害动因的适应性反映能力低下的表现;热证大多是对有害动因的适应性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
, 百拇医药
    虚和实是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状态的反映。虚证表现为正气(指一般物理机能和防御机能)不足,是全身机能或某种重要脏器功能衰弱表现;实证是邪气有余(病症多表现急剧,显著,为机体与有害动因剧烈斗争的反应)。

    (2)八纲辨证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阴证、阳证常分别概括表里、寒热、虚实的病变,故也可反映病理形态学以至病理解剖学的有关变化。

    表证一般除体表小动脉收缩,皮肤表现为一时性苍白缺血外,还包括一部份呼吸道及眼、耳、鼻、咽喉粘膜的炎症反应,肌肉的水肿或轻度炎症,中枢神经系统的充血或缺血等;里证则常见各系统、各脏器具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寒证在病理形态上可见于慢性炎证,表现为贫血、缺血、瘀血及水肿的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病变;热证可见于急性炎症,表现为动脉充血与出血的血液循环障碍病变。虚热则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时性动脉充血或内分泌腺(尤以甲状腺机能紊乱)等有关。
, 百拇医药
    虚证在病理状态上可见于内分泌腺变性或萎缩、各器官组织的细胞萎缩或变性、慢性炎症(较寒证的程度严重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低下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等病变。

    (3)八纲辨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通过研究,有人认为,八纲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一种典型反应状态。

    阴证主要表现为机体器官或系统热量不足或机能减退(特别是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机能的减退)的一种反应状态;阳证主要表现为机体器官或系统热量过剩或机能亢进的一种状态。

    表证主要表现为小动脉防御性痉挛而不伴有机能或热量代谢深刻障碍的典型反应状态;里证则为机体在致病动因作用下产生机能或热量代谢比较深刻障碍的典型反应状态。

    寒或热,是以热量不足或过剩为发病学原因的机体典型反应状态。寒热错杂则与同一机体发生热量分布不均匀有关。有的实验表明,寒性中药能改善机体热量过剩,一般多与退热、抗炎、抑制作用有关。而热性中药则能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一般多与兴奋作用或含挥发油有关。临床上见到的热证大多为热性传染病,寒证大多为营养不良性水肿、闭经、久治不愈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
, 百拇医药
    虚的机能减退,实是机能亢进。虚与寒、实与热常同时出现,可互为因果(如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等),但二者之间又有质的不同。

    国内还有人通过免疫实验,用养阴助阳药来探索阳虚或阴虚的物质基础,初步观察到:助阳药(如肉桂、锁阳等)能使抗体提前形成;养阴药(如鳖甲、沙参等)能使抗体存在的时间延长。由此推想阳虚或阴虚时,机体的免疫状态可能受影响,而养阴或助阳药则能纠正虚证所造成的免疫功能缺陷,从而认为阳虚或阴虚不单是症状的组合而是有其各自的物质基础的。

    这些研究证实,“八纲”除各具一组相应的证候群外,还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八纲辨证提供了某些客观依据。

    由此可知,尽管病证的表现甚为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纲归纳为四个对立面,并可用阴阳两纲来概括它,故阴阳又为八纲的总纲。这样,就可以概括病人整体证候表现,可执简驭繁,灵活运用,以指导中医的实践。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又为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仅适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也同时适用于正骨、眼、喉、针灸、按摩等科。故可以说,八纲辨证在实质上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诊断法颇相近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