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蒙古族
编号:156607
穴位灸法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在人体表的一定穴位,给予热刺激,使机体增强自身调理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为穴位灸法。灸法是各种寒症的较为理想的外治疗术。

    一、蓟绒和灸器

    灸用蓟绒为专门加工制成的蓟叶绒,也可用中医艾条。蓟叶绒是菊科植物鳍蓟Dlgaea leucophylla IIjin的叶及叶绒毛。在秋季采集叶,干燥后,须进行反复捶打,使叶柄断裂后去茎、刺及杂质,取叶绒,备用。临用时搓成炷,底部平而圆,尖端略小,呈圆锥形柱状,便于燃点。蓟绒蛀的大小,根据穴位而决定。一般后背穴位需作食指头大小,头、四肢关节部位及胸腹部的穴位需用小指头大小,锁闭血管口需用樱桃大小而扁平形炷,疖或肿瘤需用诃子大小炷,小儿用黄豆大小炷。

    另外,蒙医早年还专用一种灸器,是用铁或铜制作的,临用时在火中烘热后,熨于穴位点。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 http://www.100md.com
    适应症:凡属消化不良,胃温衰退,浮肿和水肿,痞瘤病,寒性“协日”病,头面及大关节“黄水”病,疖痈,炭疽,虚热,疯狂,健忘症,新旧癣疮及疖肿,妇女气、血郁,搏症,“赫依”引起的骶椎变形,“黄水”扩散至肌层骨骼而浮肿,一切脉疾,以及热病后期的转寒,均适宜灸法治疗。

    另外,虽说所有热性病都忌灸,但下列六种热症可以施灸:①循于脉管的“协日”病,宜用灸法封锁其脉道要关。②脉管虚热,用灸法截路。③温病末期生“赫依”者,用灸法镇治。④热症末之余热被“赫依”鼓吹,要以灸法镇压。⑤发症虽属热性病,但以灸法以毒攻毒。⑥热病后期转化为寒症时,以灸补温。

    总之,一切“巴达干”、“赫依”引起的寒症、脉管病及“黄水”病,都可用灸法治疗。

    禁忌症:凡一切属于热性“协日”症,血症,各孔窍(九窍)及男女标脉等均忌灸。

    三、施灸术
, 百拇医药
    一般从“赫依”症穴位开始灸。将蓟绒炷置于事先选好的穴位之上,用火燃点后,术者轻吹,使火均匀下继,俟蓟绒蛀燃至剩一薄层或燃完时,取下为一壮。一般一次灸数壮。如必要可在蓟绒炷下垫一大蒜片或薄姜片,效果更好。

    灸的程度一般根据病性设有四个层次。①灸熟:一次灸20壮以上;适用于疖痈,痞瘤之灸疗。②灸烧:一次灸15壮左右;适用于“巴达干”病,“黄水”病,心“赫依”病。③灸烤:一次灸5-7壮;适用于“赫依”病,虫病,脉管病,尿闭,水肿等症。④灸惊:用小指头大小蓟绒炷只灸一壮;仅适用于儿童患者。

    一般掌握灸疗之效应的标准是,如灸位在前身而后背略感灼痛,或灸位在后身而前身略感灼痛者为宜。如有欲吐感,是灸疗过候,应立即停灸。

    另外,为了提高疗效,有时将灸和针刺结合进行,即在一定的穴位将针扎入后,在针柄上,距皮肤一定部位缠绕蓟绒炷,点燃加热。称作针灸。
, 百拇医药
    四、术后处理

    灸毕,病人可活动数步,当晚不得饮凉水,一般尽可能不饮水,同时忌过冷或过热环境条件及食物,更不能入浴。此外,在进食之后,不得灸六腑。

    五、灸疗的效用

    灸疗能够封闭脉道之要隘,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制止疼痛呻吟,镇治扩散之“赫依”,促使消食,功破痞瘤,除去疖痈及老疮腐肉,消肿,引、燥“黄水”,守护脏腑之门,补温,清明神志。凡用其他方法不能治愈之疾患,灸法一般皆可收效。

    六、常用灸疗穴位及其适应症

    可以施灸穴位可分不定和固定两类。前者为依据病人自诉症状部位,术者用拇指甲按压时,病人略感舒适处(即阿是穴),所以从理论来讲,这类穴位有无数个。后者是总结了长期的医疗经验后已固定了的穴位。蒙医发现并用于施灸的常用固定穴位有70余口。主要的几口如下:
, 百拇医药
    “赫依”穴

    定位:脊柱第一椎(第七颈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各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疯狂,战栗,心神不安,哑结,夜不安寐,白昼嗜睡,耳鸣耳聋,舌苔灰白,颈项强直等各种“赫依”病。若三穴并灸,可治疗陈热散于骨,呼吸短促,动则发汗,背部疼痛,怔忡心悸和食欲不振等,尤其对“赫依”证,疗效显著。

    附注:①蒙医传统理论,将第七颈椎认作第一脊椎,因其棘突最高。②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大椎穴。

    “协日”穴

    定位:脊柱第二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凡寒性“协日”症,躁动不安,胸闷气短等症。三穴并灸,可治热侵于内,瘿病,上身沉重及寒“协日”亢盛。
, http://www.100md.com
    附注:中间1穴相当于中医陶道穴,两侧穴相当于中医大抒穴。

    “巴达干”穴

    定位:脊柱第三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凡寒性“赫依”及肺、心、头部和上体等处“巴达干”、“协日”增盛症。三穴并灸,可治疗“巴达干”增升,鼻塞,口舌干燥等症。

    附注:两侧穴相当于中医风门穴。

    母肺穴

    定位:脊柱第四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目中流泪等眼疾,母肺“赫依”病,肺“巴达干”病等。三穴并灸,可治食不知味,肺病胸痛,陈热等症。
, http://www.100md.com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身柱穴。

    子肺穴

    定位:脊柱第五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l口,共3口穴。

    适应症:目中流泪等眼疾,子肺“赫依”、“巴达干”病。三穴并灸,可治肺病咯血,温病之癫狂、神志不清,背部刺痛,手足作战,恶心呕吐等症。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胸五穴,两侧穴相当于中医厥阴俞穴。

    命脉穴

    定位:脊柱第六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昏厥,健忘,郁怒,皮肤丘疹,心脏“黄水”病(相当于心包积液),头颅发沉。
, 百拇医药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神道穴;两侧穴相当于中医心俞穴。

    心穴

    定位:脊柱第七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心悸怔忡,疯狂,昏厥,“巴达干·赫依”,心“赫依”病,失眠,易激动,退欲,食不知味,烦躁,胸憋等症。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灵台穴;两侧穴则相当于中医督俞穴。

    膈穴

    穴位:脊柱第八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胸肋刺痛,心烦胸闷等症。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至阳穴;两侧穴则相当于中医膈俞穴。
, http://www.100md.com
    肝穴

    定位:脊柱第九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噎气,呕吐,横膈痉挛,遇寒作痛,肝痞瘤,肝“巴达干”或“赫依”病,血性刺痛,肝血外溢,肝衰等症。三穴并灸,可治肝胆疾病,呕吐酸水,“赫依”刺痛,内肿外浮,淋浊带血等症。

    胆穴

    定位:脊柱第十椎棘突下1口,再旁开左右1寸处各1口,共3口穴。

    适应症:不消化症,目黄,胆痞,呕吐胆汁,不思饮食,胃温衰退,经常性头痛。

    注意:一般情况下三穴不能并灸,仅在胆病亢盛,眼睛、皮肤发黄或病情加重至皮肤发黑,严重消化不良,口鼻流黄水,脑患致眼瞎等症时,可三穴并灸。

    附注:中间一穴相当于中医筋缩穴;两侧穴相当于中医肝俞穴。,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辞书参考 > 中医基础辞典 > 针灸疗法 > 灸法